改變商業的創新
一個剛開始創業的企業家要進入製造業可能很難。這一行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具備豐富的技術知識,而且收款往往需要一定週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出於這些原因,我才主要關注服務行業中的商機——其特點是直接爲消費者提供服務,例如酒店業,並且所需營運資本也較少。然而,製造有形產品的想法仍有著巨大吸引力。
從理查德•阿克賴特(Richard Arkwright)到亨利•福特(Henry Ford),早期的製造企業都是由個人成立的小企業。但過去100年來,製造業逐漸被具備必要財力和技術資源的企業所主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加劇了這一趨勢。然而,由於3D列印等新技術的出現,一場新工業革命可能正在到來,小型經營者將可重新與大企業展開競爭。
兩本新書提出了這一觀點:首先是英國《金融時報》編輯彼得•馬什(Peter Marsh)的精彩著作《新工業革命》(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其次是因《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一書而出名的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新書《創客》(Makers)。他們指出,大規模生產正讓位於定製生產、本土主義以及「微型跨國公司」的興起。
「數位化製造」利用電腦和一種被稱爲「立體平板印刷」的流程,使用多層的材料——粉末狀或熔化的塑膠或者金屬——來製造產品,這被稱爲「新增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我看到過這些機器的運轉,令人印象深刻。這些機器的價格將會穩步下跌,隨著需求的上升,產品複雜程度會更高,應用也會更爲廣泛。若干年後,在自家花園的棚子里加工製造各種各樣的物品可能成爲一種常見景象。
個體技術製造活動已在美國復興。在《Make》雜誌及其舉辦的Maker Faire聚會推動下,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創業者學習與開發的圈子,不管是來自車庫還是在TechShop上,TechShop是一種會員制的開放DIY工坊。他們提供培訓和工具,並幫助參與者製造從原型到成品的任何東西。
今年6月,我參加了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舉辦的製造業論壇,傾聽各種有關製造業的真知灼見。有一種公認的看法是:製造業復興解決不了西方的失業問題。現代工廠使用機器人,而且聘用的員工越來越少,日夜不休、一年365天的運轉。甚至連亞洲電子產品巨擘偉創力(Flextronics)都計劃在未來幾年購置逾100萬臺機器人。實際上,發達經濟體中消失的很多製造業工作崗位都是由於生產率提高所致,而不是流失到了海外。新工廠創造的就業將是那些高技能工作崗位。製造業企業青睞受過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訓練的人,一個非常重大的訊息就是這些「硬」學科最近更加受歡迎。
從各位高階主管的意見中明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管是蘋果(Apple)的iPhone還是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的Trent飛機引擎,真正創造利潤的不是組裝產品的基礎環節,而是服務、品牌、設計和售後。
製造業對一國經濟的貢獻體現在多個方面。正如陶氏化學(Dow Chemical)首席執行長利偉誠(Andrew Liveris)在他的著作《Make It In America》中所辯稱的那樣,按比例計算,製造業創造的附加值高於其他活動,而且更有可能促進出口,幫助抵消貿易逆差。另外,研發往往在製造業中心周圍進行,這促進了分包商的集中。並非巧合的是,與歐盟(EU)其他成員國相比,歐洲製造業大國德國相對順利的度過了此次信貸危機。
自從遭遇經濟低迷以來,發達國家的很多政治人士堅稱,社會應擯棄金融資本主義,重新走向製造產品的實體活動。這一主張要想成功,不能憑藉老一套的模式,即吸引全球上市公司興建耗資數十億美元的工廠,重點應是教育、創業精神以及以定製化程度更高的方式開發新設備。製造業的新增就業可能來自新的「利基」進入者,他們利用技術創新,幫助其更有能力與現有大型企業一決高下。
譯者/梁豔裳
過去幾年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一直是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的興起。但這一新發明到底是什麼,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一平臺。第一個方面與處理能力及數據存儲有關——這部分功能已經從個人電腦轉移到了大型的中央整合數據中心。它將使數字處理形成產業化規模,並使超級計算能力可以被用於日常工作:比如,分析某個城市的交通模式,以預測哪個地點會發生交通堵塞。
第二個方面是,數十億臺智慧個人設備——如智慧型手機、上網本——能夠透過網路接入這一集中化計算資源。這意味著,個人(而不僅僅是企業或政府)將能夠利用這些資訊「雲」。
那麼,它將帶領我們走向何方?我腦海中閃現了兩個寬泛的預測。一個是,使人們能以非常低的成本獲得如此多的資訊與處理能力,將會帶來新突破。例如,科學領域可能會發生徹底的變革,因爲研究人員能夠獲取之前難以想像的巨量數據,並且研發出在各學科之間相互指引參照的方法。
第二個預測是,個人計算設備將變得超級智慧,因爲它們可以利用「雲」的智慧。谷歌(Google)已經開始討論在其手機中加入即時語音翻譯功能。
這些計算技術轉變帶來的重大變革可能在下個十年結束前無法完成——但它們將會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
譯者/董琴
如果說過去十年有一個正統學說是傳媒業有理由詛咒的話,那便是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於1984年駭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上首次提出的「資訊想要免費」。
人們迄今仍對布蘭德真正的意思看法不一,許多曾經推崇「免費資訊」的人,後來與這一說法作了切割;但這句話已給各種思想和行爲(從音樂盜版,到免費新聞是網路不可改變的文化這一理念)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資訊高速公路」仍處於討論階段時,人們嘲笑了讓收費站限制流動的想法。新的、更好的在線廣告,理應能爲資訊所有者埋單。但是,正如美國戰後全盛時期修建的嶄新高速公路如今變得坑坑窪窪、不堪重負,內容完全免費的做法,已侵蝕了傳媒公司的商業模式,且可能導致通訊網路超載。
如今,從雜誌出版商到付費電視廣播商等內容所有者正在納悶,他們爲何要把一切寄託於單一的廣告收入流。
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布蘭德的完整引語了:「一方面,資訊想要變得昂貴,因爲它是如此的寶貴。在合適場合得到的合適資訊,足以改變你的人生。另一方面,資訊想要免費,因爲發佈資訊的成本會不斷降低。所以,這兩者會不斷角力。」
在本世紀的頭一個十年,在數字領域幾乎沒有任何較量,但如今,「資訊想要變得昂貴」的觀點正在佔據上風。出版商已經推動亞馬遜(Amazon.com)提高電子書的價格;蘋果(Apple)的「程式經濟」正允許那些提供免費網站的公司對iPod播放器和iPad平板電腦使用的程式收費;《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已開始追隨英國《金融時報》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專業報紙的步伐,對在線新聞收費。
對於慣於得到免費內容的消費者而言,這聽上去不是什麼好兆頭。另一方面,我們剛剛花了十年的時間,吞下了太多幾乎毫無營養價值的內容。昂貴的內容可能會證明擁有更高的營養。事實上,內容免費運動擾亂了傳媒業對哪些內容值得收費的思考。更多地關注後者,這十年的嚴峻形勢可能會出現好轉。
套用布蘭德的話,讓我們在未來十年嘗試一個新箴言:內容想要變得有價值。
譯者/董琴
我們已經目睹了能源資源在下一個十年將會發生的一些改變。舉例來說,智慧儀表(smart meters)不僅得到了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支援,而且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取代英國與澳洲現有的「傻瓜」儀表。智慧儀表可同時向消費者與公用事業公司提供有關能源使用的詳細資訊。
這意味著,你很快就能透過詳細的家用電器分項計量分析看到你家裏用了多少能源、花了多少錢——從而相應地調整供暖與照明。
此外,智慧儀表將與電網連通,因此,乾衣機可能會在收費較高的高峯期關閉,在能源變得較便宜時重新開啓。公用事業公司也可以參與進來,在需求高峯期將空調自動下調一個等級。
我們也已經看到了用發光二極管(LED)替換古老的愛迪生式白熾燈泡(以及較新的節能熒光燈)的好處。白熾燈泡透過生熱發光,LED則透過矽片上的電子運動發光。後者發出的光更加自然,可改變顏色,亮度可以更加精確,且可以瞬間變暗。
在下一個十年,我們將看到各大城市改用LED進行道路照明,其持續時間更長(多出數年),而且在沒有車輛和行人時能智慧地降低亮度,從而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光汙染。由於全世界20%的電力需求來自照明,LED可將能耗降低75%的能力,會對二氧化碳的排放產生顯著影響。
能源來源也會改變,尤其是一些小設備的能源。我們可以從體溫或行動電話塔與無線保真網路(wi-fi)的無線電波等資源中獲取免費能源。將來,只要在一個類似黑莓(BlackBerry)的裝置上旋轉導航鍵來滾動瀏覽電郵,就足以產生能量爲電池充電。
譯者/董琴
在下一個十年,上了年紀的人將工作更長時間。這沒什麼奇怪的。從英國到希臘,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在提高退休年齡。而低利率以及固定養老金時代的終結,意味著很多人到65歲時將沒有足夠的錢來安享晚年。他們將不得不工作,否則就會入不敷出。
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他們可能更願意爲自己打工——而這一點可能改變商業面貌。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在46-65歲的英國人中,六分之一的人希望創業,而無意退休。這是他們父輩中潛在創業者人數的7倍——這也意味著英國可能增加100萬家新企業。
他們的經驗、智慧和人際關係將是他們的祕密武器。比起現在的企業家,他們還能省下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如今常見的創業年齡在30歲至45歲之間。這造成了一點不便:這時你很可能有了孩子,還得還房貸。而「老創業者」一般來說即將卸下這些責任——他們還渴望與各年齡層的人保持接觸,如客戶、合作伙伴、供應商,或者員工。
我預測,未來數年內將出現許多傑出的新公司。50歲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成爲拉動經濟復甦的動力來源。
盧克•強森(Luke Johnson)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企業家專欄,並管理著一傢俬人股本投資公司——Risk Capital Partners
譯者/楊遠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通常的職場資歷規則似乎並不適用於那些20多歲和30歲出頭的員工。網路熱潮讓這羣年輕人——有時被稱爲X一代(Generation X)——以驚人的早熟姿態獲得了地位和財富。網路泡沫破滅表明這種趨勢只是假象,迫使那些職場新人在初級職位上熬年份。然而,現在看來這種懲罰有望結束。目前許多30多歲和40歲出頭的X一代應該會在2010年至2020年間攀上權力巔峯,因爲傳統的觀點認爲,白領工作者的事業會在45歲到55歲之間達到巔峯(富時100指數成份股公司首席執行長的平均年齡是52歲)。
對職場來說,這將意味著什麼?通常被認爲憤世嫉俗和超然出世的X一代員工不是最顯眼的領導人選。但《X一代:下一步該怎麼辦?》(What's Next, Gen X?)的作者塔瑪拉•埃裏克森(Tamara Erickson)認爲,這種意識形態的缺乏或許是應對現代挑戰的一項資產(埃裏克森稱,他們對性別平等和種族平等的理解要優於上一代人,這是有益的)。他們的輕鬆心態也會有助於處理職場上的失望情緒嗎?畢竟,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有可能會緊握權力不放,讓X一代和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一樣一直處於等待狀態。
此外,還有緊緊跟在X一代後面的Y一代。Y一代對數字技術的運用自如令人羨慕,他們對等級制度沒有多好好感。這場經濟衰退讓許多自以爲是的年輕人遭受打擊,橫不起來了。一旦(或者如果)他們恢復元氣,他們的需求將讓X一代在衝向權力高峯的最後一搏中遭遇更多困難。
本文作者爲資深公司記者
譯者/君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