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羣的智慧發展藍圖 - FT中文網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特別策劃

城市羣的智慧發展藍圖

智慧城市羣的目標是爲了彌補城鎮化發展所暴露的短板,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而西門子在智慧基礎設施領域所具有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將有助於中國發展智慧城市羣。

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的同時,物聯網、大數據、雲端計算等高新科技不斷湧現。在國家鼓勵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帶動下,城市羣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契機。未來的智慧城市羣是什麼樣的?衡量智慧城市羣的標準又有哪些?如何更好地推動區域內部的互聯互通?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以及上海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智慧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分享了他們對於智慧城市羣的獨到觀點。

在中國「十三五規劃」以及「新常態」的大背景下, 2016年底出臺的《「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羣的概念,明確提出了特大型城市要對標世界先進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認爲,無論是城市羣,還是智慧城市羣,這在中國都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兩者的目標都是爲了彌補城鎮化發展所暴露出的短板,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形成一個產業聚集帶,優化資源配置,形成產業走廊,更好地帶動城鎮化發展。

過去,城市普遍是相對獨立發展的,容易導致產業同質化、資源不配或錯配以及經濟發展不協調。打造城市羣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意義在於可以進行資源、市場和資本整合,目的是形成一些綜合優勢。

在談智慧城市羣的定義之前,鄔賀銓首先明確了要實現智慧城市需要達到的標準。他認爲:「智慧城市首先應該是創新城市,可以吸引創新人才聚集,產生創新效益。第二,它是產業發展的城市,沒有產業,就沒有政府財政。公共服務也需要政府財政投入。第三,它應該是有文化的城市,必須讓市民有一種文化歸屬感。第四,它是開放包容的城市,對外來人口開放,而不是狹隘排斥。第五,它是綠色生態的環保城市。第六,它是互聯共享、以人爲本,市民參與城市管理,讓百姓有『獲得感』的城市。」

只有滿足上述幾點,才能算得上是智慧城市。他還指出:「要實現智慧城市羣應不只注重單個城市的發展,還要着眼於區域內部的農村。潛在的含義就是希望城市帶動周邊的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城市羣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方向,對於宏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上海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智慧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楊曉光提醒,在實施過程中,切忌停留在炒作概念的層面,也不應操之過急。

「城市羣發展需要城市之間建立很強的關聯性,這體現在物理空間和文化與經濟的緊密關聯度,當然交通和產業也包括在內。」楊曉光說。

在他看來,一座城市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是交通。交通把城市各個空間連接了起來。在世界上任何一座發展不錯的城市,其交通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更何況城市羣呢?

楊曉光認爲:「智慧城市羣的本質可能不是交通,但交通將是確保其實現的一個必要且充分的條件。我們現在有了更先進的技術手段 『物移雲大智』(物聯網、移動網路、雲端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也將進一步導致未來交通運輸系統,以及城市乃至城市羣的變革。」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強調打造智慧城市羣的關鍵是資訊經濟。資訊經濟發展的瓶頸在於目前各區域和機構之間資訊不夠透明,還沒有實現互聯互通,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資訊孤島」現象。

他指出:「我們必須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相信在利潤的驅動下,最終一定會有企業打破『資訊孤島』的局面,移除阻礙資訊流通的壁壘。」

所以,他建議企業花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做內容。這裏所說的內容指的是醫療、教育、體育、傳媒等公共服務資訊和數據。因爲這部分數據和資訊對於城市管理者和市民而言價值極大,企業完全可以從中獲利。

鄭新業認爲,諸如西門子這類在智慧基礎設施方面具有先進技術和經驗的跨國企業,支援中國發展智慧城市羣的一個潛在好處是,提供城市建設、交通服務等資訊和數據的過程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當你提供的資訊產品對政府、企業和居民產生實實在在的正面影響後,良好的口碑就會建立起來。

楊曉光則建議可以嘗試做一些智庫性的工作,比如設立「智慧城市羣研究院」,研究智慧城市羣的內涵,明確其基本架構。

因爲在技術方面,各大企業都在不斷推陳出新,但真正缺少的是整體解決方案。實際上,諸如參與頂層的規劃設計、提供技術方案、資本融合以及面向服務和管理的系統最佳運用等領域,像西門子這樣的跨國企業是應該有所作爲的。

楊曉光說:「跨國企業也可以嘗試聯手社會資源,做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東西。今後的十幾年中,新的概念和技術會不斷湧現,中國本土企業在產品製造方面不會落後。外企可以做的,同時具有優勢的,是系統和整合。」

目前,中國的各個城市羣都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主要就是「大城市病」,譬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以及區域內的社會治理、均衡發展,鄔賀銓認爲這些都是比較大的挑戰。

他以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爲例,談道:「較長三角、珠三角而言,京津冀內部城市間的差距更大,應對大氣汙染和產業轉移的壓力更重。珠三角這幾年基本擺脫了『來料加工』和低端產業。長三角本來發展也是外向型居多,這幾年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方面走在了前面。」

所以對於京津冀而言,他指出「作爲重化工基地的河北處於『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的核心位置,如何去產能,同時又避免河北經濟下滑,致使就業壓力驟增,這是一道很大的難題。」

由於京津冀城市羣是最近幾年才提出並推進發展的,所以楊曉光認爲,單從物理空間上看,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度還是很密切的,但京津冀區域內部發展差異較大,還需要有效協同和整合。

他說:「不同區域城市羣的整合不僅涉及到地理上的相近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還與其文化背景密切關聯。」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數百萬勞動者陷入「競業禁止」陷阱

爲防止員工跳槽到競爭對手公司而廣泛使用的限制措施引發反彈。

面對俄羅斯威脅,波羅的海國家著手升級防禦設施

該地區越來越擔心,普丁可能會以挑釁或直接攻擊的方式來考驗北約的決心。

Lex專欄:生成式人工智慧到底有多「開放」?

科技行業永遠不會擁抱真正的開放。

烏克蘭的防空困境顯示了以色列面臨的風險

全面衝突耗盡了烏克蘭的防禦力量。儘管以色列上週末攔截成功,但它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富裕投資者在通膨風暴中擴大財富

儘管全球物價上漲,但世界最富有人羣的投資成長更快,從而擴大了他們的財富。

Lex專欄:大學捐贈基金可能需要告別「耶魯模式」

精英私立大學將大筆資金投入非流動性的另類投資,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這種做法現在似乎值得懷疑。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