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
巴塞爾III銀行業改革
巴塞爾III的一攬子銀行改革方案,是接下來一個時代裏全球金融服務業最重要的一系列變革了。
FT商學院爲你解釋巴塞爾III銀行業改革。
2007的英國北巖銀行(Northern Rock)擠兌和2008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崩潰點燃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一些銀行不負責任的經營和投資讓全世界都受到了「金融海嘯」的衝擊。一些政府不得不用納稅人的錢來救火,把銀行業債務轉化爲主權債務。
因此,監管機構和央行官員發誓要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來自27大金融中心的代表聚集在瑞士巴塞爾,給全球的政府監管機構制定全新的安全標準,這些政府已經承諾會遵照執行。
在當時的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和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Sir Mervyn King)的領頭下,他們達成一致,開始了一系列複雜的改革,旨在使銀行有更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讓它們在不靠納稅人花錢「保釋」的情況下就能很好地承受意外的打擊。
最首要且最重要的注意力聚焦在資本上。從根本上說,資本是一個可以吸收意外損失的緩衝墊。比如最近這次金融危機中,房主或公司雪崩一樣發生貸款違約時,資本率低的銀行立即陷於崩潰邊緣,資本率較高的銀行則能安然過關。
危機發生前,銀行可以把從稅收抵免到商譽(goodwill)再到複合債券的一切一股腦計爲資本。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損失,讓許多銀行留下了數十億美元的虧損,這時人們發現,先前的這些「資本」大多數只是「稻草人」罷了。
16世紀歐洲霸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是個借錢如流水,違約如便飯的君主。但熱那亞的銀行家們卻幾十年如一日給他放貸,賺了錢,還能安然度過一次次債務違約,全然不見今天的「金融海嘯」。
他們的祕訣很簡單,首先就做好了放給國王的貸款會損失的準備,收利率高一點;其次,熱那亞銀行家們低槓桿、高自有資本的模式被證明是很穩妥的;最後,他們會把貸款的一部分轉包給其他的銀行家,避免自己集中太多的風險。
資本是相對於銀行的資產來衡量的。
這包括銀行的貸款和交易賬戶中的資產(如外匯交易),這些資本是按資產的風險程度來加權計算的。
什麼可以算作資本?巴塞爾III將資本的定義收緊,並且到2019年,它會把全球性大銀行的總體最低資本比例從4%大幅提高至9.5%。
監管機構也在關注風險權重的計算問題,看是否有些銀行故意低估自己資產的風險程度,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強大。
未來,在計算風險權重時,監管者將限制銀行使用自己的模型來計算風險,而更多地依賴標準化的評估標準。
對許多銀行來說,這意味著資本額的要求進一步大漲,因爲以前算數的資本現在被認爲是有水分的。
出於對風險權重的擔憂,巴塞爾III還包括一個槓桿比率的規定,先前部分銀行在用資產額計算資本率時,沒有對其做出必要的風險調整。
2010年,巴塞爾委員會計劃設定3%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所謂核心資本,就是銀行透過發行普通股和留存利潤所募集的資本。 3%的計劃本應該是一個用來防止銀行風險的開始,但是某些監管人員——包括英國的安德魯·霍爾丹(負責金融穩定事務的英格蘭銀行執行董事)和美國的托馬斯·赫尼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董事)——在呼籲更高的要求。
最終的文字中,核心資本充足率被提升至(風險資產的)6%。
有核心資本,也有附屬資本或稱二級資本,它包括一般儲備金、長期資本債、可累積優先股等。巴塞爾委員會規定二級資本最多可以達到總資本的50%。
一些銀行認爲,如此嚴格的資本和槓桿要求,是在懲罰一些低風險、大金額的信貸:比如進出口貿易融資——這對世界經濟是極其關鍵的。每提高一點點資本要求,就有相當的進出口貿易因得不到資金融通而不得不擱置。
對資本的要求旨在保護銀行的日常償付能力,而巴塞爾III新設的流動性要求,則旨在在幫助金融機構在短期危機中存活下來。
在流動資金償貸能力系數下,銀行必須有足夠易於變現的資產:比如現金,或高質量的政府債券,來保障它們可能遇到的意外現金流出比如擠兌,或存款資金流入的突然減少。
這個規定是全新的,直至雷曼破產,流動資產都沒有被納入全球範圍內的監管。這是痛定思痛的結果。
不同於嚴格的資本率最低限度,流動性緩衝是銀行可以動用的,只要監管機構確信銀行可以很快重建流動性儲備,並迅速恢復信心。
監管者同樣在努力制定第二個流動資產規則,叫做淨穩定資金比率(net-stable-funding ratio),它旨在衡量銀行有多少長期的、穩定的資金供給來源。但還個規則還需要幾年才能完成。
上述這些規則的結合,使銀行賺大錢的成本更高了。
銀行不僅被要求有更大的股本和持有更多的低收益的安全資產,巴塞爾II還有意要懲罰高風險、高回報的經營,比如自營交易業務,一兩個明星交易員的失誤就能毀掉一家百年老店的事情再不能發生了。
巴塞爾III的中心思想就是:銀行業應是令人感到無聊的、保守的,而不是充滿冒險精神的。
因此,一些新造並進行復雜的資產證券化交易的活動已經消失。
另外一些類似銀行投融資業務的活動被轉移到其他金融機構了,比如對沖基金,它們在那裏更容易被監管。
這種改革的長期結果可能會推動宏觀經濟繁榮,因爲大金融機構將不會像走鋼絲一樣每天都遊走在巨大的風險中,風險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影響會減小。
更嚴格的監管可能帶來的一個負面結果,是「監管套利」,即金融機構想方設法改頭換面把業務搞到監管較輕的地方去。
影子銀行體系可能會更加成長,爲下一次危機埋下伏筆。
讀者評論
提示
現在退出會丟失進度,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