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聽華爾街 - FT中文網
青聽華爾街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美國汽車工人:患寡更患不均

馮鬱青:CEO和普通工人收入的巨大差距,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美國罷工潮此起彼伏。同時失業率低,勞工市場緊張,工人有了更多的談判砝碼。
2023年10月8日

中國經濟未來的可能路徑是什麼?

馮鬱青:中國經濟確實存在著非常大的週期壓力,但中國經濟結構相當複雜,不能簡單得出結論中國經濟就會崩潰或者會陷入類似日本的困境。
2023年9月26日

ChatGPT橫空出世,還需要鼓勵生育嗎?

馮鬱青:在AI發展的背景下,擁有大規模的就業人口未見得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AI有可能取代人力,成爲未來創新,發展的最大動力。
2023年7月17日

ChatGPT是AI史上最大的革命嗎?

什麼樣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人工智慧是否造成更多的虛假資訊,帶來更多的商業壟斷,人們會不會因此受到更多的控制和監控?
2023年7月7日

哈佛敗訴,平權法案違憲對於亞裔意味著什麼?

馮鬱青:對亞裔來說,戰鬥還是剛剛開始。最高法院的判決不見得就能保證亞裔在求學和求職路上的公平機會,但是現在有法可依。
2023年7月7日

美聯準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馮鬱青:大刀闊斧加息控制通貨膨脹,避免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同時保證銀行業的健康穩健,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還是有勝利可能的。
2023年5月6日

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 更年輕體面的川普?

馮鬱青:德桑蒂斯未來能否成功,取決於他怎麼解讀美國選民的情緒,是要盡全力掀起基本盤的熱情,還是要爭取到中間選民。
2023年5月5日

美國能夠和中國脫鉤嗎?

馮鬱青:就像一戰之前全球化的經濟鏈接並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一樣,和中國的緊密經濟關係也不一定能夠阻止中美之間爆發衝突。
2023年4月20日

第二次冷戰即將啓幕?

馮鬱青:俄烏戰爭爆發後,歷史學家弗格森就對我說,第二次冷戰已經開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雙方正在不斷積累敵意和戰爭的準備。
2023年3月22日

香港VS新加坡,誰是Web3的應許之地?

馮鬱青:香港大踏步進軍加密領域和新加坡爭奪亞太Web3中心或是對其失去東方之珠地位的擔憂。香港現在奮起直追,政策調整也不僅僅侷限於加密領域。
2023年2月23日

2023,牛市開啓?

馮鬱青:華爾街有這樣的說法,一月如此,一年也如此。今年一月標普上漲6.18%,那斯達克指數同期上漲10.6%,那麼2023會迎來一場期待已久的牛市嗎?
2023年2月8日

2023:在不確定中尋求確定性

馮鬱青:中國過去40年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以市場發展爲導向的這種確定性能否被重新錨定。這纔是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至關重要的問題。
2023年1月11日

經濟會衰退嗎?股市到底了嗎?

馮鬱青:美股是否已經觸底?明年衰退是否會來到?美聯準在面對衰退時會出現政策的轉向嗎?
2022年12月14日

期中選舉——美國政治理性和常識的迴歸?

馮鬱青:支援川普關於2020年大選謊言的共和黨候選人無一例外落敗,民主黨內部的極左勢力也受到打擊。華爾街顯然也對這樣的結局感到滿意。
2022年11月20日

基辛格:中美對抗如果持續,情況有可能失控

馮鬱青:基辛格強調,美國和中國幾乎註定要共存,如果陷入不斷對抗,將會產生實際後果。他敦促拜登政府扭轉自川普以來對中國的政策。
2022年10月28日

比爾•蓋茲:我對未來依然樂觀

馮鬱青:蓋茲表示,在氣候和健康這兩個領域,任何進步都是雙贏的,開展工作的動機無關國家勝負,只是爲了提升全人類的健康水準。
2022年10月7日

美國政治的極度分裂:從無從選擇到無所適從

馮鬱青:兩黨政客都在走極端,制定政策都只在乎最狂熱的支持者。誰更極端,更能掀起基本盤的熱情和決心,誰就更有希望勝出。
2022年9月16日

川普爲什麼難以阻擋?

馮鬱青:選民們認爲川普更關心他們的切膚之痛,他們仍然願意參與到這場以川普爲標誌的工人階級尤其是白人工人階級的運動中去。
2022年8月26日

爲什麼美國現在是老人治國?

馮鬱青:拜登感染新冠,也使他的年齡和健康問題再次讓人關注。爲什麼一向以年輕著稱的美國,現在變成了老人治國?
2022年8月5日

禮崩樂壞的時代,我們能相信什麼?

馮鬱青:沒有什麼可以相信以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的荒誕感,充滿著這個時代。也許歷史的天平並沒有從西方轉向東方,而是往下墜去。
2022年6月10日

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麼?

馮鬱青:股市某種程度上是「獎懶罰勤」的,你每做一筆交易時就面臨一次判斷,而都有50%的可能是錯的。普通投資者躺平反而可能是王道。
2022年4月29日

留不留在中國,這是一個問題

馮鬱青:美國公司Glo的經歷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要和中國脫鉤不是那麼容易,儘管歐美政府多年來一直呼籲迴流——將外國投資從中國轉移出去。
2022年4月22日

專訪尼爾•弗格森: 世界已經進入第二次冷戰

馮鬱青:「讓我們試著找出中美之間顯然存在的共識點,減少衝突和對抗,因爲我們不需要重複歷史。」
2022年3月28日
關於《青聽華爾街》:
馮鬱青,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第一財經紐約評論員和美國業務主管。報導了2008年金融危機,四屆美國大選。自2008年開始連續五次專訪了巴菲特,對巴菲特的先鋒報導及對中國經濟的討論在財經界產生廣泛影響。還先後專訪了格林斯潘,柯林頓總統,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金斯基, 紐約前市長彭博和世界銀行前行長James Wolfensohn,以及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紐約主流智庫舉辦和主持年度金融論壇,和美國政界及華爾街大佬討論美國經濟發展及中美關係的熱點話題。2018年當民粹主義和反川普浪潮在全球範圍內激烈碰撞之際,馮鬱青和世界頂級略家和經濟學家展開深度對話,製作六集紀錄片《世界推動者》,探尋二戰之後世界秩序的變化。馮鬱青現爲數據媒體BitpushNews總編。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