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噪音 - FT中文網
時代的噪音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真正受到傷害的不是金馬獎

張鐵志:藝術創作應該是持續地探索未知,打開更多的牆。在可預見的未來,金馬將繼續成爲華語電影世界向前冒險的燈塔。
2019年11月25日

電影返校重返臺灣的恐怖時代

張鐵志:《返校》是臺灣第一部商業電影以「白色恐怖」的歷史作爲主題,並且直面那個時代最殘酷的核心。
2019年9月27日

我的青春啓蒙:1960年代

張鐵志: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與文化風暴從來不曾離開我們。你可以寫下無數個關於那個時代的關鍵字,而每個字都塑造了當今世界的樣貌。
2019年2月2日

臺灣的反智傳統

張鐵志:當社會過度強調功利、實用主義,當「拼經濟」成爲主流價值,結果就是人文精神低落與民主生活空虛。
2018年12月6日

臺灣民主運動轉折點:中壢事件

張鐵志:「中壢事件」發生在「美麗島事件」的兩年前。40年前的這場運動改變了臺灣民主的動能。
2017年11月22日

許知遠:中國最後的「公知」?

張鐵志:他總能站在時代新浪潮上,卻不甘心跟隨浪潮,而是試圖緊抓住岩石,表示對這個庸俗年代的最後抵抗。
2017年9月14日

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

張鐵志: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梁啓智在新書中探討前蘇聯國家的獨立之路。這些國家的民主經驗,能給香港什麼樣的啓示?
2017年8月23日

誠品:是書店,還是文創品牌?

張鐵志:誠品曾有的堅持和掙扎,是臺灣故事的重要部分。而誠品當前的挑戰,更是這個時代文化的共同挑戰。
2017年7月26日

香港迴歸20年,什麼都沒有發生?

張鐵志:剛剛過去的七月一日,香港似乎相當平靜。CY走了,CY2.0 來了,彷彿一切都沒發生過。
2017年7月5日

臺灣和南韓政治領袖爲何一再出事?

張鐵志: 南韓和臺灣都是亞洲重要的民主化範例,但政治領袖卻多不能善終。爲何如此?是臺灣和南韓不適合民主嗎?
2017年6月7日

再論蔣經國爲何選擇自由化

張鐵志:只有仔細考察七十年代蔣經國剛掌權時所嘗試的改革措施,我們才更能理解他在1987年做出的巨大決定。
2017年5月24日

美國校園爭議: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裏?

張鐵志:近來美國的校園爭議帶來一個古老的難題,言論自由的邊界該如何被決定?它包含仇恨言論嗎?
2017年5月3日

獨立書店的美麗與哀愁

張鐵志:臺灣獨立書店已成爲性感的文化符號,而美國獨立實體書店已走出低谷,正在回暖。
2017年4月19日

香港很無聊?

張鐵志:如果香港人失去了心中的火光,失去對未來的想像力,香港就可能成爲一個無聊之地。
2017年4月5日

如何回首正視醜惡的歷史?

張鐵志: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正在檢視大學歷史與奴隸制的關係,臺灣大學能誠懇面對歷史嗎?
2017年3月15日

臺灣「二二八」與香港前途

張鐵志:今年是香港迴歸20週年,「雨傘運動」後首次特首選舉在即。臺灣「二二八」能給香港帶來什麼啓示?
2017年3月1日

沒有公民社會,就沒有梅麗爾•斯特里普

張鐵志:批評川普的美國影星梅麗爾•斯特里普不是天上降下的英雄,她的理念與勇氣來自公民社會的傳統。
2017年1月11日

2016的「港臺」印象

張鐵志:香港文化雜誌《號外》十二月號四十週年特刊封面人物很特別:新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這個選擇很好。
2016年12月28日

臺灣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嗎?

張鐵志:臺灣可能是亞洲對「同志」羣體最友善的地方,蔡英文也公開支援婚姻平權,但這裏的反同勢力也不少。
2016年12月7日

當臺灣創作者面對中國大陸

張鐵志:一個音樂界朋友說,臺灣有許多資深音樂製作人去中國大陸,畢竟錢多市場大,但許多人卻又回到臺灣。
2016年11月23日

臺灣的沉靜VS.中國大陸的浮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美好認知摻雜了想像,臺灣對中國大陸的美好認識也過度浪漫化。
2016年11月2日

Bob Dylan與臺灣民歌四十年

張鐵志: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之日,關於臺灣民歌運動的紀錄片《四十年》正式上演,這是美麗的歷史巧合。
2016年10月21日

臺北是亞洲最自由開放的城市嗎?

張鐵志:有人這樣總結城市精神:享樂之城香港、抱負之城紐約、政治之城北京,那麼臺北呢?
2016年9月28日
關於《時代的噪音》:
張鐵志,臺灣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歷任「報導者」共同創辦人兼總主筆、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週末畫報》主筆、《數位時代》首席顧問。著有《聲音與憤怒》等書。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