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經濟人 - FT中文網
徐瑾經濟人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債轉股之後,超發的貨幣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在中國,十多年前債轉股被稱爲最後的晚餐,如今盛宴再來,看似銀行企業雙贏,但如何避免多數人爲少部分利益集團買單?
2016年4月11日

上海最嚴樓市調控背後的「資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上海樓市最嚴調控政策仍走入行政限制老路。爲什麼大家還在繼續選擇一線房地產?本質還是「資產荒」,各類風險坍塌之下,投資人的預期回報最終將面對經濟減速的衝擊。
2016年3月25日

中國債務紅線背後三大隱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政府本身債務佔比不算太高,風險大體可控,但中國債務風險要點在於企業債務,不僅在於其比例甚至速度,更在於其成因。
2016年3月22日

機器贏了,人類輸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人機對戰無論勝負如何,AlphaGo已經證明了自己;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未必需要末日恐慌。在規則不確定之下如何應對,可能正是人類的優勢所在。
2016年3月11日

降準不是印鈔,寬鬆並非原罪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全球印鈔者共識或是寬鬆,海外繼續負利率,國內則會加大放鬆。在保成長和保匯率之間,央行最終需要做出艱難選擇。
2016年3月1日

周小川回答了什麼與沒回答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周小川最有價值的三句話透露了什麼信號?對人民幣的樂觀情緒能夠維持多久?「印鈔者」能否穩定市場,最終取決於能否與市場良好互動,引導預期與順應趨勢是央行的兩隻手。
2016年2月15日

BAT大戰:春節紅包的洗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網路江湖沒有定律,唯一的定律或許就是沒有屹立不倒的巨擘。在政治教化與BAT紅包的雙重洗禮之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這幾乎可以折射出中國社會最新處境,商業與政治的和諧共謀釀就了新的轉型景觀。
2016年2月10日

房貸放鬆下的槓桿之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房貸放鬆爲何攪動市場?房地產能否堪當轉移槓桿之重任?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縮影,從中可以一窺債務與槓桿的真實圖景。
2016年2月3日

方星海說什麼,不如港幣重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比起官員清談,市場已經釋放了足夠多資訊。港幣格局註定其對市場反應更爲敏感,堪稱礦井中的金絲雀,風吹草動也反映市場對人民幣的擔心。
2016年1月25日

2016: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除了熔斷機制,更應反思公共政策制定如何得到有效討論?鏈條總是最脆弱的一節破裂,股市風險只是引線,最大風險在於匯率。
2016年1月11日

萬科寶能之爭:如何做一個體面看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寶萬之爭中場,各路看客熱鬧上臺。拋開 「趙家人」等傳說,這是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的進一步控制,爲何此刻出現槓桿式收購風潮?加槓桿下的中國式資產荒何去何從?
2015年12月29日

萬科遭遇野蠻人,一切只是開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寶能系與王石的對峙一觸即發,這也是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衝撞。我們更期待看到一場透明公正的收購大戰,它將改寫中國金融史。那麼爲何此刻出現了槓桿收購熱潮?高槓杆下的賭局風險何在?
2015年12月18日

中國轉型爲何需要諾思思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多數國際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瞭解中國,但諾思的研究卻能指引中國轉型。國家爲何興起?暴力如何終結?法治如何到來?從英美再到中國,都脫離不開諾斯的框架。
2015年12月7日

需求端,供給端,還是改革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供給經濟學驟然走紅,它能拯救中國經濟嗎?如不對以往無效投資進行痛苦清洗,那麼不足以解決經濟固疾,要點在於改革端。
2015年12月2日

人民幣加入SDR:一場事先張揚的愛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人民幣需要SDR,SDR也需要人民幣。進入SDR更多一份責任,而不是權力。中國迴歸國際金融體系將是未來趨勢,SDR只是預演。
2015年11月20日

「十三五」:神曲中的中國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 「十三五」規劃可以看作是「中國夢」的意志在經濟領域的體現,即維持中高速成長。目前的首要目標不是統計局數據,而是避免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回顧歷史,中國能夠得到什麼啓示?
2015年11月4日

中國經濟沒那麼差?

中國經濟已成全球熱點,官方公佈三季度GDP6.9%,第四季度能否反彈爭議頗多。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認爲,應該建立有中國製度特徵的經濟模型。
2015年10月19日

借TPP倒逼中國二次開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對中國而言,真正的問題並非如何迎頭痛擊TPP,相反,TPP制度框架可起到珍貴的參照系作用。中國應拋棄冷戰思維,以此作爲再次改革的動力。
2015年10月9日

人民幣保衛戰:量與價的雙重博弈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未來人民幣保衛戰,將陷入價與量的糾結與博弈。匯率爲地,儲備爲兵,兵在則地在,兵亡則地失,人民幣最終對賭的是人心與基本面。
2015年9月30日

中國經濟學的痛點:學術,還是思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舊的經濟理論能否應對新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學的痛點與難點在於國際國內雙重轉折。中國經濟學能否中國化?民國經濟學家何廉的探索有何啓示?未來經濟學的「去魅」難以避免。
2015年9月21日

中國總理的達佛斯敘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李克強達佛斯演講有何資訊量?鼓勵創新能否挽救中國經濟?監管者喊話鼓勵信心是高難度策略。中國的應急計劃,只有更多公開討論之後,纔有可能形成與完善。
2015年9月10日

人民幣貶值三重衝擊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在全球資本回潮加劇的狀態下,人民幣貶值將是大事件。中國央行必須不僅考慮政策的第一層次影響,還必須考慮其產生的第二衝擊波,甚至第三衝擊波。人民幣匯率也存在類似高估泡沫,央行對此採取行動十分有必要,但前車之鑑不遠,央行也必須充分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做好萬全應對。
2015年8月12日

中國人爲何關注FT出售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FT被日經收購在中國引發諸多關注,這其實對映中國媒體轉型的集體焦慮。嚴肅新聞是否還有未來?誰將在變化中獲得終極反脆弱性?
2015年7月27日

網路金融攪拌中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網路金融指導意見意味著行業洗牌來臨。網路與資本的結合,帶來了空前的想像空間與創造熱情,也徹底攪拌社會生態和各個階層,這是中國的沸騰年代。
2015年7月22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