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事鉤沉 - FT中文網
中國股事鉤沉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國債期貨風險事件中的最終贏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改革初期,中國證券市場是從「放權讓利」開始起步的;改革30多年後,某些政府部門卻以「集權爭利」運轉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
2015年7月21日

收官後的華麗開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2年至2001年,隨著國債期貨風險事件的發生發展,證券市場完成了從地方自主發展到中央集權發展的轉折期。其間隨著第一批開創者離去,股市一個輝煌的階段就此結束。
2015年7月13日

中國證監會實現「集中統一監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2年中國證監會成立,但直到1997年7月該機構才真正開始對證券市場行使實際行政管轄權、人事任免權和組織領導權。
2015年7月6日

滬深股市「爭強好勝」的背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面對1996年股市非理性暴漲,中央政府自當年10月起,連連發布了後來被稱爲「十二道金牌」的市場調控措施。這是對滬深政府出於自身利益干預股市走勢的敲山震虎式警告。
2015年6月30日

申銀與萬國合併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兩家公司的合併,對於已失去自由的管金生來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追加的人生羞辱;而對於闞治東來說,則是一個躊躇滿志的事業頂峯。
2015年6月24日

五味雜陳的上交所五週年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上交所五週年慶前夕,遼國發案調查組通報認爲,上交所凍結券商及遼國發股票用以衝抵債務的做法欠妥;這使得新任總經理面臨市場發展和歷史遺留沉重包袱的雙重牽制。
2015年6月16日

尉文淵以意料之外的方式離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5年9月,尉文淵被免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職務,昭告監管部門對國債期貨事件查處進入收官階段,也徹底改變了中國證券系統幹部體制。
2015年6月8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噩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5年7月,上交所發現遼國發存在幾次重大交收違約,並形成高達64.38億元總債務。儘管該所立即採取行動,但仍有17.14億元債務無法清償,這也成爲上海證券市場發展的沉重負擔。
2015年6月1日

國債市場遭遇雙重打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國債市場剛經歷國債期貨暫停交易的衝擊,又遭遇監管部門嚴查國債回購違規業務,這猶如自行車的雙輪同時被閘死,而車上的騎者就只有一個結局——摔倒。
2015年5月25日

草率叫停國債期貨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決策者以爲將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微觀市場亂象就會一了百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上交所、證監會、還是中央政府,那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噩夢,纔剛剛開始。
2015年5月18日

319爆倉逼停國債期貨交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發生於「327事件」後的319合約瘋狂炒作事件,促成中國政府下決心關閉國債期貨市場。在幾個重要的國債期貨風險事件中,都可以見到遼國發忙碌、兇狠的身影。
2015年5月11日

「314事件」埋下國債期貨市場隱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在「314事件」中,上交所對空方擾亂市場行爲的縱容,使該事件成爲「327事件」及其之後一系列國債期貨市場風險事件的爆發所做的一次絕佳的彩排。
2015年5月4日

327合約貼息爭議的根源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由於1992年國庫券實行保值後的到期日貼補率的不確定性,及沒有一個權威的、在法律上生效的到期值計算方法,其到期值的可能變化對期貨交易雙方而言,可謂生死攸關。
2015年4月27日

不起眼的行政決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3年7月,央行和財政部發布的兩個普通行政決定,徹底改變了中國國債期貨市場原有格局,併成爲此後一系列國債期貨風險事件的最根本動因,直至國債期貨被關閉。
2015年4月20日

國債期貨風險事件的幕後黑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這些年,幾乎所有人都認爲萬國證券和管金生纔是「327事件」的主角。但實際上他們更像是跑龍套的,遼國發纔是一系列中國國債期貨市場風險事件中的絕對主角。
2015年4月13日

管金生和他的萬國證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出生於江西小山村的管金生的最大特點是不服輸,講究規則和無視規則;理性化、冷靜和情緒化、衝動,這一切都在管金生個人性格和萬國證券的企業性格中得到體現。
2015年4月7日

中國股市大鱷:中經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327事件」奠定了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的顯赫市場地位,但它並未從中賺到錢。誰將對其嚴重違規經營負責,也隨著它的消失成爲永遠的祕密。
2015年3月31日

國債期貨交易命中註定的對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1992年底,國債期貨率先在上交所開市,首筆交易由萬國證券和中經開完成,誰也沒有想到,兩年多後,這對「冤家」又合力導演了「327事件」,似乎冥冥中自有定數。
2015年3月23日

倒賣國庫券的人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回顧上世紀80年代末,從楊百萬,到萬國、申銀爲代表的證券公司,及各地財政證券,都是透過倒賣國庫券攫取到第一桶金。這也為後來的「327事件」埋下伏筆。
2015年3月16日

救市場、救萬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萬國證券蓄意違規,使得上交所進退兩難,其中關鍵是如何避免「327事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事後舉動證明,上交所既有對市場負責的擔當,也有挽救萬國證券的理智。
2015年3月9日

萬國證券的最後一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對於萬國證券在327合約上的結果,管金生非常清楚,要麼等待結算、公司破產,要麼砸盤,鑽交易規則漏洞。最終他做出了鋌而走險的決策:違規反擊。
2015年3月2日

證監會高階主管親身感受市場瘋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剛接手國債期貨監管權的證監會期貨部主任拜訪尉文淵,本意是就《國債期貨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聽取意見,卻親眼見識了萬國證券的瘋狂之舉。
2015年2月16日

管金生「緊急約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爲減少327國債鉅虧,生性高傲的管金生求助尉文淵,但後者拒絕了暫停交易的要求。尉文淵也因此錯失對市場可能出現災難性後果的重估機會。
2015年2月9日
關於《中國股事鉤沉》:
陸一,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工作在證券界,供職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方式誕生的特殊市場。作者收集、整理了諸多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中的小故事、小花絮,與讀者分享,也希望激發起當年親歷者的記憶,共同來還原中國股市20年的真實歷史。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