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恩•拉赫曼 - FT中文網
吉迪恩•拉赫曼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難民危機終結默克爾黃金時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德國總理對歐元區和烏克蘭危機的應對,曾爲其贏得了高度信任,但難民危機卻展示了她的另一面。默克爾執政以來的十年是德國的幸運期,不僅享受和平、繁榮和國際尊重,與世界的各種麻煩也保持著安全距離。但如今,這個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2015年10月29日

英國應如何周旋於中美之間?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英國政府正在嘗試和中國建立新型「特殊關係」,但這恰逢美國逐漸將外交政策重點轉向應對中國崛起之時。英國夾在這兩個大國之間,艱難地維持著某種平衡。卡梅倫政府需要借習近平訪英之機,更審慎地權衡英國在美中之間的定位。
2015年10月20日

美國主導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如今中東、東歐和太平洋地區紛擾的局勢,都在考驗著美國的政治與軍事實力。歐巴馬政府已內外受壓,一方面試圖以強勢姿態恢復美國影響力,同時又不得不對與中國或俄羅斯的軍事抗衡保持適度謹慎。
2015年10月14日

中美之間的五大觀念差異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有人說,美中首腦就像運行著不同操作系統的電腦,彼此不知如何溝通。我發現,五大觀念差異導致中美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
2015年9月30日

如何結束敘利亞內戰?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敘利亞已經死了太多的人。不能繼續讓阿薩德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我們是否尋求和平解決方案了——無論他有多罪大惡極。
2015年9月28日

多重危機令歐盟不堪重負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從難民危機到英國退歐風險,歐盟幾十年來所累積的一些成就和原則正受到威脅。但歐盟不僅沒有奮起應對挑戰,反而在壓力下出現了裂縫。
2015年9月17日

難民危機考驗歐洲價值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得沒錯,目前的難民危機正迫使歐洲考慮能否踐行自己所標榜的價值觀。遺憾的是,答案很可能是:「不能」。
2015年9月9日

中國面臨的最大威脅並非經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對中國繁榮前景的最大威脅,並非來自股市崩盤或信貸泡沫,而是來自戰爭,來自中國的「和平崛起」突然被軍事衝突打斷。在9月3日的閱兵式上接受敬禮時,中國領導人不應忘記這種威脅。
2015年9月2日

應讓希臘「無痛」離開歐元區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目前符合歐盟利益的並非是懲罰希臘,而是確保該國能以最低痛苦離開歐元區,但留在歐盟。這既能減輕希臘人的苦難,也能爲其他國家從失靈的歐元中得到解脫樹立模板。
2015年7月8日

歐洲夢在希臘破碎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希臘曾是歐洲一種新模式的先驅——把國內民主變革與加入歐盟結合起來,但目前的危機有可能使希臘成爲歐盟解體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2015年7月1日

希臘危機是歐元凶兆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眼下解決希臘危機的任何一條出路,最終似乎都會把歐元區引向失敗的結局。這不僅因爲希臘債務的確已近乎無法償還,希臘政府痼疾太過根深蒂固,同樣還因爲,歐洲單一貨幣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存在致命缺陷的計劃。
2015年6月23日

英國在歐盟進退兩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卡梅倫擬重新談判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但他的挑戰是,既要保持英國在歐盟內的影響力,同時又要留在歐洲單一貨幣之外。
2015年6月9日

美國爲何能對國際足聯下手?

FT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拉赫曼:圍繞著國際足聯的風波,似乎表明,美國仍然能對國際組織發號施令。中國未來有可能發揮類似的影響力嗎?在某種意義上,這要看人民幣是否能夠成爲與美元比肩的全球儲備貨幣。
2015年6月3日

西方正在失去軍事優勢

FT專欄作家拉赫曼:BBC記者厄本在新書《優勢》中提及,現代西方缺少人力、資金和裝備來維持傳統軍事主導地位,而中俄的軍事支出在飆升。政治後果是否會象厄本擔憂的那樣可怕?從目前全球緊張局勢升溫似乎表明,他的警告很有道理。
2015年5月27日

美日無法用TPP遏制中國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即使《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真按美日所願如期達成,也無法滿足其暗藏的真實戰略期望。儘管美國仍是亞太地區占主導地位的軍事強國,但中國如今是該地區實力超羣的經濟強國,想透過TPP阻止中國成爲亞洲經濟核心,爲時已晚。
2015年5月20日

谷歌身陷政治風暴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世界的政治人士似乎都在壓制谷歌,但超過10億的消費者卻以點擊谷歌產品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選擇,這是多數政客只能幻想得到的信心選票。
2015年4月29日

歐洲移民危機的冷酷現實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查理週刊》襲擊案中,12人被恐怖分子殺害,當時逾200萬人走上法國街頭示威。上週末,數百名難民在地中海溺死,卻似乎不可能引發類似的公衆情緒爆發。
2015年4月22日

英國核威懾不利國防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英國軍力大幅下滑之際,保守黨承諾投入逾300億英鎊,更新三叉戟潛射導彈系統。這是一個輕率的決策,英國需要把錢花在常規軍力上。
2015年4月20日

別對朝韓僵局掉以輕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北韓半島已分裂太久,統一的希望也日漸渺茫。但各方仍需對北韓半島統一進程保持警惕,因爲擁有核武的北韓若無序解體,則意味噩夢到來。
2015年4月15日

英國人眼中的帝國興衰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目睹歷史上諸多帝國的國運起落,英國曾數次做出務實調整。此次違背美國意願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是其對未來世界實力版圖變化的又一次反應。
2015年4月9日

經濟成長能否挽救歐洲政治危機?

FT專欄作家拉赫曼:歷時六年的經濟危機,讓歐洲大陸的政治極端主義深入人心。雖然經濟已現好轉跡象,但樂觀主義能否迴歸,阻止歐洲政治跌落懸崖,仍懸而未決。
2015年4月2日

經濟實力決定軟硬實力

FT專欄作家拉赫曼:約瑟夫•奈認爲,在經濟實力、硬實力(即軍事實力)和軟實力三方面,中國僅能在經濟實力上挑戰美國,但舒展軍事肌肉要靠經濟實力,財富成長也會造就軟實力。
2015年3月31日

美國盟友倒向亞投行的啓示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阻止盟國加入亞投行的事情上,美國正在遭遇外交慘敗,它甚至可能因此在亞洲變得孤立。美中這場亞洲角力的一大問題是,美國的軍事力量最終是否會比中國的經濟實力更有用。
2015年3月18日

英美對華政策漸行漸遠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彼此不同的觀點,導致英國和美國對中國投資採取不同的態度;而最近英美關於亞投行的爭議,則反映了雙方在如何看待中國崛起這一問題上也存在重大分歧。
2015年3月17日
|‹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