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第一時間解讀》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失真的中國PPI
雷曼中國經濟學家孫明春:中國7月份PPI通脹創下12年新高意味著什麼?是可怕的通脹陰影仍然籠罩不去嗎?在產能過剩問題逐漸顯現的背景下,中國的PPI通脹無法很好地預示CPI通脹。隨著食品價格通脹因供給增加而趨緩,未來幾個月的CPI通脹將繼續回落。
2008年8月12日
中國外匯不再「寬進嚴出」?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明:修訂後的外匯管理條例改革了過去中國外匯管理「重流出、輕流入」的導向。從「寬進嚴出」改為「嚴進寬出」所蘊含的風險不容忽視,一旦熱錢流出引發中國居民競相用人民幣換取美元的「羊群效應」,換匯數量將非常驚人,對人民幣匯率的衝擊極大。
2008年8月8日
再談中國下半年減息
獨立觀察家張化橋:中國中央政府的政策口風正在轉變。我關於中國將進入一輪減息周期的判斷將在未來數月內得到驗證。如果2008年下半年中國減息的判斷正確,那麼現在中國的債券和帶實體資產的股票將會受到追捧。
2008年7月29日
誰怕汽車消費稅?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高油價已在全球汽車用戶第一大國——美國起了作用,為什麼無論提高油價還是提高汽車消費稅都不會深刻影響中國的汽車銷售前景?假如中國停止私車消費,能源緊張是否會就此平息?
2008年7月25日
滙豐更需要中國股東
7月21日,中國投資公司可能從公開市場收購滙豐銀行股票的消息令這隻股票成為香港當天交投最活躍的個股,股價創出一個月新高。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相對於四處尋覓合適投資對象的中投,滙豐銀行更加迫切地需要來自中國的股東以奠定未來發展之基石。
2008年7月22日
中投不必參與電盈遊戲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在中國銀行貢獻了40億美元銀團貸款、中國網通貢獻了80億港幣之後,中投希望成為香港電訊新的stakeholder——李澤楷入主八年來,香港電訊一再被放到拍賣台上。然而,中國錢何必拋擲於超級富豪的資本遊戲?
2008年7月18日
中國外儲大泡沫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徐敏:毋庸置疑,推高油價對於利潤正在下滑的中國企業來說,肯定是雪上加霜,不過,這與中國外匯儲備泡沫越吹越大最後失控的風險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很顯然,「斷臂」還是「斷頭」,這就是擺在中國面前的現實選擇。
2008年7月9日
熱錢流進中國民間借貸市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明:有證據表明,熱錢已經介入到中國沿海一帶的民間借貸市場,為大量不能獲得貸款的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生產營運資金。
2008年7月7日
超級PE為何追逐華為手機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一塊並不起眼的業務, 看起來既不代表華為核心競爭力,又不特别賺錢,且沒有品牌──為何吸引來全球最頂級私人股權基金和投資銀行的爭奪?
2008年7月4日
中國企業盈利壓力堪憂
為什麼今年前五個月廣東省便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工業企業虧損,虧損額超過200億元?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指出,受國內外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和盈利能力承受的壓力在進一步顯現。
2008年7月2日
中國鋼鐵業:盛筵不散?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樂觀的估計認為,奧運會過後,中國鋼鐵行業仍將享受數年的好光景。為什麼電價、油價的上調、焦炭價格的上漲、再加上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商創紀錄的價格漲幅,都不會阻礙中國鋼鐵業繼續繁榮?
2008年6月25日
中國油電調價的節約型夢想
FT中文網公共政策編輯高嵩:身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對本國能源消耗的管束,已顯露出由價格管制向市場化傾斜的信號。其實現「節約型社會」理想的實際效果如何,對全球的影響可謂深遠。
2008年6月20日
中國股市能否陰轉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滬深股市告別「十連陰」,A股的估值水平正趨於合理,但判斷市場已經到達底部還為時過早。中國股市處在今天這樣的微妙時刻,其機會和風險都是不容忽視的。
2008年6月19日
航空工業「二合一」的期待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一航集團和二航集團醞釀多時的合并重組終於啟動。中國航空工業的兩大龍頭企業能否成功整合,發揮協同優勢,將對大飛機項目成敗和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2008年6月18日
費解的TVB競購戲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雖然製作過無數膾炙人口的精彩劇集,關於TVB自己的戲劇卻讓業內得出「看不懂」的評語。拋開轉手價格不論,這個交易既沒給TVB帶來新的資金,也沒帶來新的管理經驗或技術。
2008年5月28日
中國直面高油價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國際原油價格創出每桶135美元新高,繼續管制國內市場成品油價格,將使中國經濟面臨巨大風險。正視高油價的現實,理順國內市場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已經刻不容緩。
2008年5月23日
中國經濟面臨通脹考驗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中國正面臨著近12年來最嚴峻的通貨膨脹,未來幾個月的前景仍不容樂觀。今年官方預設的物價上漲目標很可能落空。應對通脹,中國貨幣政策當如何抉擇?決策者面臨考驗。
2008年5月13日
京滬金融中心與誰爭鋒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吳釘: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前景,在於中國金融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真正的爭奪不在京滬之間。
2008年5月12日
調低印花稅,股市就起飛?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印花稅問題上,最需要檢討的是中國一直將印花稅升降建立在股市升降基礎之上的做法。決策者應該謹記:其職責在於保障資本市場健康和長期發展,而不是具體而微到去管理股指升降。
2008年4月24日
中國銀行業:外資出逃?
FT中文網財經編輯何禹欣:考慮到外資戰略投資者普遍獲得了入股中資銀行的「最惠」條件,2008年更可能成為它們利用上述條件最大程度套利的時段──中資銀行則應抓住此時機修訂舊條款。
2008年4月22日
關於《第一時間解讀》
對剛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迅速、及時的分析和評論,由FT中文網評論員或特約評論員撰寫。
熱門文章
1.
樓市泡沫和食利者階層的形成
2.
Lex專欄:中國股市上漲的最好時光已經結束
3.
疫情未了,市場是否過於樂觀了?
4.
IMF:美中將是復甦最強勁的國家
5.
中國外賣騎手的「險途」
6.
拜登承諾打擊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
7.
拜登將如何處理特朗普的「南海遺產」?
8.
與FT共進下午茶:京兆尹主廚尹浩
9.
納粹受害者紀念日里的閱讀和思考
10.
德國施壓歐盟 要其阻止疫苗出口
|‹
上一頁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