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何時開始放鬆貨幣政策是個棘手的難題

沃爾夫:現在很明顯,歐洲央行應該很快會開始放鬆貨幣政策。美國的基本形勢則更爲左右爲難,但美聯準也不可能永遠等下去。
6小時前

歐洲議會選舉在即,歐盟燃油車禁令再引爭議

袁傑:雖然燃油車禁令被歐洲人民黨視爲會令中國獲益的重大政策失誤,但由於種種阻力,撤銷該禁令的目標預計難以實現。
10小時前

亞洲多國遭遇極端天氣

本週印度、泰國和孟加拉發生強烈熱浪,而中國和巴基斯坦遭遇致命洪水。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稱氣候變化正對整個亞洲造成重大影響。
13小時前

失道寡助:美國否決巴勒斯坦「入聯」

葉勝舟:安理會4月18日表決結果清晰顯示,巴勒斯坦「入聯」唯一、最大的阻力只有美國;美國在表決前的外交遊說慘敗。
1天前

歐洲仍需警惕美國「新右翼」

施特爾岑米勒:美國國會放行610億美元援烏法案後,歐洲政策制定者不應該放鬆,而應該關注川普身邊那些「理論家」。
1天前

歐洲哪些政治人物在TikTok上最活躍?

張冬方:蕭茲團隊反覆在TikTok調侃蕭茲的公文包,就是想把無聊變成有聊,反覆讓公文包出鏡總比蕭茲在鏡頭前念政府報告有意思吧。
1天前

菲美在南中國海啓動「肩並肩」聯合軍演

處於與中國頻繁衝突最前沿的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將首次參演,此次軍演將進一步加劇兩國與中國的關係緊張。
1天前

讀耶魯大學出版社《哲學簡史》:西方哲學的脈絡是如何形成的?

何越:西方哲學並不晦澀難懂。相反,過去2500年裏,哲學與整個西方社會、宗教、政治、科學等互爲因果,相互影響。
2天前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與西方關係將面臨考驗

曹辛:拜登的產業政策與中國同類廉價出口商品的激增產生衝突,同時G7外長會議對中企向俄轉讓軍民兩用物項和武器零組件表達強烈關切。
2天前

IMF:歐洲不應投身「補貼競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歐盟與其同美國和中國展開「補貼競賽」,不如聚焦於消除內部貿易壁壘,締造真正的單一市場。
2天前

對美聯準降息的豪賭已經結束

馬丁:爲什麼每個人都被美聯準將要激進降息的看法衝昏頭腦?現在各方似乎都應該自我反省。在通膨問題上,我們還困在陳舊的思維方式裏。
5天前

美日菲三邊峯會,菲律賓得到什麼?

楊超:從聲明可以看出,美日還是主要透過增強菲律賓在南海與中國「灰色地帶」對抗的能力,給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動增加困難。
5天前

伊朗警告要重審其核姿態

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稱,如果以色列威脅攻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重新考慮其核戰略思想和政策,而以色列的核設施將遭到回擊。
5天前

IMF警告美國財政赤字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風險」

IMF指出,美國和中國等四個國家「迫切需要採取政策行動,解決支出與收入之間的根本失衡」。
6天前

德國懇請全球數十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

德國請求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這些國家爲烏克蘭緊急提供更多防空系統,以保護該國城市、部隊和關鍵基礎設施抵禦俄羅斯空襲。
6天前

蕭茲二度訪華,求合作和去風險矛盾嗎?

張冬方:德意志聯邦銀行比較反常地大幅度修訂了數據,德企在華直接投資保持以往的平均水準,而不是像之前所說的「一直在不斷刷高記錄」。
2024年4月17日

澳洲將增加320億美元國防開支

未來10年增加的支出主要用於澳英美安全協議、提升遠距飛彈能力等,以使澳軍事力量能夠「抵禦脅迫」。
2024年4月17日

索羅門群島舉行選舉,中國影響力成焦點

太平洋島國的一系列選舉凸顯出中國與該地區傳統安全夥伴之間的地緣政治角力,後者包括澳洲、紐西蘭、美國和法國。
2024年4月17日

戰爭陰雲籠罩世界經濟

沃爾夫:雖然世界經濟的短期表現出人意料地好,但長期表現卻恰恰相反。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級,對世界經濟構成重大危險。
2024年4月17日

匈牙利的歐爾班也想讓歐洲偉大起來

張冬方:因爲歐爾班,歐盟面臨一種疑歐主義新形式,即一方面堅決不離開歐盟,享受資金輸送的好處,另一方面試圖重塑它。
2024年4月17日

美歐勸阻以色列不要回擊伊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英國首相蘇納克稱,西方國家準備對德黑蘭方面實施制裁,但以軍總參謀長誓言對伊朗飛彈襲擊做出回應。
2024年4月16日

疫後美國經濟強勁佐證「雙循環」優勢

古堯:美國經濟的「例外」,來自於其「雙循環」地位;它有更低的「外貿依存度」,經濟更多地依靠國內循環,而非對外交往和參與國際大循環。
2024年4月16日

伊朗敢於直接攻擊以色列的兩大看點

何越:這是伊朗首次從本國領土直接攻擊以色列,顯示了伊朗終於敢直接對抗以色列。而以色列在西方眼裏又成了需要被保護的受害者。
2024年4月15日

格奧爾基耶娃將連任IMF總裁

這位保加利亞經濟學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週舉行春季會議前夕贏得第二個五年任期。她是該職位的唯一候選人。
2024年4月15日

歐洲政治「向右轉」如何影響未來對華政策?

張冬方:歐洲議會選舉的變化不僅預示了歐盟層面的政治和政策變化,也會影響到成員國國內的政治和政策。
2024年4月14日

波蘭的家庭作業之爭

波蘭政府決定取消家庭作業,意在改革教育,卻引發爭論。孩子與家長也是有喜有憂。
2024年4月14日

美日同盟現實的邊界:日鐵收購遭拒

王英良:拜登明確拒絕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反映主權國家政府對軍民兩用資產的保護主義對全球化力量依然存在深刻抵制,美國也不例外。
2024年4月12日

若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終於掉頭下降,世界將會怎樣?

克拉克:這個轉折點可能來得比預期的更早,也許就在今年,而它可能對許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2024年4月11日

美日宣佈對兩國軍事聯盟進行「重大」升級

日本首相正在華盛頓參加一場旨在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的歷史性峯會,峯會聚焦於應對中國構成的威脅。
2024年4月11日

川普再次上臺後將忙著復仇

克拉斯傑夫:民粹主義者不是帶著一份政策名單回來掌權的。他們是帶著一份敵人名單、帶著對自己過往天真的悔恨回來的。
2024年4月11日

蕭茲訪華前瞻:中國作爲德國的貿易伙伴還有多重要?

張冬方:是否可以用德國對中國採取去風險路線來解釋中德貿易額下降、美國正在挑戰中國作爲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的地位呢?
2024年4月10日
12345678910››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