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A-List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對待加息 美聯儲不應輕舉妄動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美國通脹、就業和經濟產出均未達到目標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理由給經濟踩剎車。如果不顧經濟現實而一味奉行央行教條,美聯儲可能犯致命錯誤。
2015年9月11日
評級機構仍然很重要
斯特恩商學院魯比尼:發現風險很困難,但不能讓別人代替做這件事。評級機構採用一套節奏緩慢的專門方法,而要發現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潛藏的風險,需要系統性、數據驅動的分析。
2015年8月26日
美聯儲看來要犯嚴重錯誤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對當前局勢的合理評估似乎表明,美聯儲在最近的將來加息將是一個嚴重錯誤,它將危及美國央行的所有三大目標: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金融穩定。
2015年8月25日
資本金充足是銀行抵禦危機王道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如果銀行資本金充足,有關欺詐的法律法規也能得到更嚴格的執行,那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原本很有可能轉瞬即逝。
2015年8月24日
黃金失去魅力的七個理由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作為機構和散戶投資組合中的核心資產,黃金的地位正受到削弱。除非金融市場全面回歸正常化,否則金價難以挽回頹勢。
2015年8月11日
歐盟應如何幫助難民?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索羅斯:今年,多達40萬人將踏上去往歐洲的危險旅程。在達到西方前,他們必須冒兩次生命危險:逃離自己國家之時,以及進入歐盟之際。
2015年7月29日
中國和希臘「金融大戲」的啟示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希臘、中國和波多黎各相繼上演金融大戲,有兩點值得反思。其一是經濟法則不受政治意志支配;其二是解決根本問題需要根本方法,漸進路線往往不足以解決問題。
2015年7月15日
美中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可以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索羅斯:未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將極大地取決於中國經濟如何實現轉型,以及美國如何作出應對。美中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可防止兩個強大國家集團之間的關係演變為軍事衝突。
2015年6月24日
美國須檢討「亞投行教訓」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自布列敦森林體系以來,沒有任何事件可與中國建立亞投行、而美國失去盟友支持相提並論。因此過去的一個月可能會被當作歷史性時刻載入史冊,它標誌著美國失去了全球經濟體系擔保人的角色。
2015年4月8日
今年達沃斯必須關注中產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很多國家和時代的經驗均表明,中產階層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是可以實現的,這需要精英階層切實為之努力。雖然通縮、滯漲和不平等擴大都是現實存在的困難,但不應就此把責任推卸給「宿命論」。
2015年1月20日
全球經濟將加劇「分化」
安聯集團埃利安:隨著發達世界內部在經濟和政策上的差異化日益加劇,新興經濟體間的差距也將逐漸拉大。中韓等國如能推進各自的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提高其全球經濟地位;在另一端,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則將面對衰退、通脹和金融不穩定的多重威脅。
2014年12月29日
金磚四國神話終結?
「BRIC」概念發明者奧尼爾:過去的十年里,金磚神話完全由中國所支撐,中國經濟的超預期增長彌補了其他金磚國家的疲弱表現。但如果中國經濟如一些懷疑論者預計的那樣出現大幅放緩,金磚四國的經濟神話也將失去魅力。
2014年9月9日
美國應調整對非戰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本次美非峰會為奧巴馬調整對非洲政策帶來了契機。今後美國對非戰略應更多地轉向支持美非貿易、金融和文化合作。
2014年8月6日
企業放眼長遠未必好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對於企業業績從長計議的質疑是恰當的。當初,日本企業的交叉持股使管理層免受市場壓力,結果這些缺乏紀律的企業浪費了各自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2015年8月27日
自由貿易讓國家富裕
瑞典企業家約翰遜和佩爾松:19世紀推動瑞典開放貿易,使國家邁向繁榮的有識之士沒有得到普遍讚譽。如今,反對自由貿易的觀點與當年驚人相似。
2015年7月29日
美國應換個角度審視TPP談判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TPP談判僵局,讓美國在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再受重挫。與其討論TPP能否為未來貿易協定樹立典範,不如想想在國際貿易格局發生巨變的今天,貿易協定該扮演什麼角色。
2015年6月16日
英國大選:市場更應關心的問題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有些市場人士擔心今天大選的結果對英國經濟和退歐問題的影響,但他們更應該關心主要黨派對金融服務業的不同政策。
2015年5月7日
尋找強勢美元背後的「錢途」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面對美元的新一輪走強,投資者是應押注它將對全球再平衡產生有利影響,還是該防範由此帶來的金融破壞?
2015年4月15日
TPP須顧及美國中產利益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貿易和全球化給予上層人士更多收入機會,從而加劇美國的不平等。然而,TPP有潛力讓貿易的益處向美國中產階級傾斜。
2015年3月16日
美聯儲不應過早考慮升息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對於加息的預期,市場和美聯儲之間存在明顯分歧。因此,在沒有確鑿證據顯示「通脹預期將超過2%的目標值」之前,不應冒然啟動加息。
2015年2月11日
金融業應迎接科技革命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科技和後危機思維模式,正在重塑人與資本的互動關係。對於技術落後、盈利困難並且服務低效的傳統金融業而言,改革已變得愈加迫切。
2015年2月9日
美國開徵碳稅正當其時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油價暴跌及其他能源價格的下挫使美國徵收碳稅變得切實可行。美國在這方面的領導作用,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2015年1月9日
我們需要向世衛組織投資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埃博拉疫情是一場悲劇。鑒於世界衛生組織裁員,它對埃博拉疫情的緩慢回應並不令人意外。對此,我們都要承擔責任。
2014年11月14日
不必為道指波動性驟升感到緊張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近來道瓊斯指數連續出現劇烈波動。一種令人不安的解釋是,這顯示央行應對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影響的能力在下降。但實際原因並非如此。
2014年11月12日
緊縮政策不再是必由之路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一向呼籲緊縮政策的IMF最近卻表示,經過精心規劃的基建投資會減輕而不是加重政府的債務負擔。這一結論因何而來?
2014年10月24日
莫讓拯救歐元的努力前功盡棄
義大利前總理蒙蒂:歐盟若要保持和諧,《穩定與增長公約》就必須得到遵守,同時有必要改進財政紀律規則,以促進增長。要麼同時做到這兩件事,要麼什麼也得不到。
2014年10月11日
書評:世界經濟仍難擺脫「亞健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反省此輪金融危機爆發原因的著作已不勝枚舉,而馬丁·沃爾夫的新書《轉折與衝擊》則在探討強勁復甦緣何還未到來,以及這種狀態為何將持續下去。
2014年10月11日
蘇格蘭不應與英國匆匆「離婚」
著名投資家索羅斯:眼下可能是英國最不該考慮退出歐盟的時候,也是蘇格蘭最不該脫離英國的時候。蘇格蘭獨立將削弱英國在歐盟能夠發揮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
匯市將重回動蕩期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外匯市場的波動性迄今一直受到各國央行的抑制。但鑒於經濟和政策上的分歧日益加大,這種極端的低波動性已很難維持下去。
2014年9月4日
解讀新一輪全球資產拋售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最近一輪全球資產拋售既讓投資者感到恐慌,又讓他們感到興奮,它也讓政策制定者感到金融穩定的潛在威脅。
2014年8月11日
美國外交不應消極保守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一個國家的實力或影響力,永遠受制於它對塑造全球體系抱有的雄心。而當前美國維護全球穩定的意願,比幾十年來的任何時候都面臨更多質疑。
2014年7月15日
英國《金融時報》A-List欄目收錄全球知名領袖、政策制定者和評論家對重大事件發表的深度評論。
熱門文章
1.
特朗普:「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
2.
2020年全球投資展望
3.
保羅•沃爾克生前對美國的最後警告
4.
中國出現20年來最大宗的國企美元債違約
5.
英國保守黨獲勝令歐盟寬慰
6.
中國科技初創企業估值走軟
7.
民族國家的凝聚力被高估了
8.
數據保護2019:野蠻掘金時代的結束
9.
上海米蘭傢具展:何時對中國不設防?
10.
保守黨在英國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