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登錄×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用戶註冊協議私隱權保護政策,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中國首先需要預算民主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不管是中國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還是政治體制轉型,均要從「預算民主」這個關鍵點入手,否則講自由、民主、法治、憲政就是空的。
2011年9月30日

歐美自導自演的危機

歐洲和美國好像是在上演一場綜藝節目。歐元區在意識到希臘將走向違約之後,宣佈向希臘提供第二輪紓困;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則盡力讓一個具有償付能力的政府看起來像希臘一樣。
2011年8月3日

中國對美元仍不放心

美國在最後一刻避免違約後,按理說中國會鬆口氣。但在華盛頓上演這場鬧劇期間,中國表達的看法前後相當一致:美元今天得救了,但其未來仍岌岌可危。
2011年8月3日

拖累經濟成長的「緩衝」

美聯準前主席格林斯潘: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各國政府都面臨壓力,要求它們防範那些機率極小的事件。但它們真的應該這樣做嗎?絕對保險意味著「閒置」一些資源,以構建一個緩衝層,這些資源將無法投入經濟活動,從而導致生活水準下降。
2011年7月28日

分析:山鋼爲何出手非洲礦業?

山東鋼鐵集團與倫敦上市的非洲礦業簽署了價值15億美元的協議。山鋼將收購位於獅子山的通科利利鐵礦石項目25%的股權。這是非洲規模最大的鐵礦石礦藏之一。
2011年8月3日

分析:亞洲成長助力滙豐

FT記者帕特里克•詹金斯:滙豐對亞洲成長的專注,也是滙豐吸引力高於花旗的原因。如果新興市場不出現嚴重問題,滙豐的領先地位肯定會鞏固。
2011年8月3日

早該下調美國評級

美國學者萊因哈特夫婦:即便美國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除非有更多進展,否則美國仍將面臨巨大壓力,來自評級機構的壓力首當其衝。
2011年8月3日

分析:索羅斯爲何隱退?

FT投資編輯詹姆斯•麥金託什: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上週決定對外部客戶關閉。他的這一收山之舉到底是因爲對沖基金業風光不再,還是因爲他賺的錢實在太多了?
2011年8月2日

重新思考利比亞戰爭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斯勞特:隨著戰爭的繼續,利比亞人民所付出的代價正在上升,這將加大重建的難度,現在是我們重新思考這場戰爭的時候了。
2011年8月2日

救希臘就是救歐洲

法國財長巴胡安、德國財長朔伊布勒:歐洲和歐元已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而最近歐元區峯會透過的一整套措施,將化解希臘危機並捍衛歐元的穩定。
2011年8月2日

美國債務危機背後的憲政危機

波士頓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薛湧:美國或許可以避免一場債務危機,但總統和國會之間的財政許可權之爭依然沒有解決,相關的憲政危機依然存在。
2011年8月2日

Lex專欄:發達國家削減赤字之後

發達國家財政赤字減少,意味著更多儲蓄可以向東、向南流動,爲新興市場成長提供資金;但也意味著企業利潤下降,股權投資者應該因此感到緊張。
2011年8月2日

日本商界消除對中國「戒心」

中國企業在日本收購交易總額今年大幅提升。一直視中國投資者爲威脅的日本企業,正開始以全新眼光看待中國企業——將其視爲剝離傳統業務、加速重組的機會。
2011年8月1日

禁菸標識適得其反?

《旗幟週刊》高級編輯考德威爾:採用恐嚇性質的禁菸標識是一個錯誤。它顯示出了一個受到意識形態驅使的思維習慣,即如果有人不遵守命令,那一定是因爲你呵斥的聲音不夠大。
2011年8月1日

別冤枉PPT

FT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PPT只不過是一件平淡無奇的很具實用性的工具,如果最終的作品拙劣難看, 那要怪也要怪「工匠」。
2011年8月1日

小默多克應立即辭職

前BBC董事長布蘭德:默多克的兒子詹姆斯•默多克在天空廣播公司幹得有聲有色,但由他執掌這家公司存在利益衝突,何況他還要忙著應付議會的質詢。
2011年8月1日

美國承受不起債務僵局

美國前財長魯賓:要突破美國當前的財政僵局,關鍵在於美國人民和領導人的政治意願。美國承受不起政治運作一切照舊的代價。
2011年8月1日

一杯豆漿的追問

FT中文網產業評論員張春蔚:炸雞賣得貴有配方,可樂賣得貴有配方,沒有神祕配方的豆漿就不能賣貴麼?
2011年8月1日

分析:中國反壟斷法令全球併購更難

中國《反壟斷法》已實施三年。表面看來,中國監管者相當寬鬆:95%以上的交易獲得批准,且不附帶任何條件。但具體細節更加令人不安。
2011年8月1日

Lex專欄:塞普勒斯——下一個希臘?

赫里斯託菲亞斯總統顯然無力解決塞普勒斯的諸多問題。在7月11日的爆炸破壞其主要發電廠以前,該國就已經在向懸崖逼近。歐元區又該爲另一個外圍成員國發愁了。
2011年7月29日

「安全」資產不安全?

導致危機的不是高風險資產,而是那些被視爲安全的資產。當前銀行業和保險監管機構將AAA級證券供於神壇之上,視其爲零風險資產,但它們並不安全。
2011年7月29日

避免金融危機重演

美國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前主席弗蘭克:立法是爲了防止壞事發生。《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的宗旨便是迫使銀行承擔責任,並讓貸款風險變得透明。
2011年7月29日

歐元區應爲其政策失誤埋單

FT國際經濟編輯貝蒂:歐元區的新一輪希臘紓困決策過程既複雜又混亂,作爲紓困計劃聯合出資人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在應該考慮從這一亂局中抽身。
2011年7月29日

假如鐵道部是一家上市公司

FT中文網財經編輯徐瑾:關於鐵道部債務償付危機的諸多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依賴低利息融資,鐵道部近些年保持盈利,但考察其運營模式,典型體現了政府投資的特點。
2011年7月29日

FT社評:動車事故反映中國治理弊病

溫州事故讓人們對中國非凡成長的可持續性產生了懷疑。中國或許已經披上了現代工業經濟的華麗外衣,但還沒有發展出與之配套的治理機制。
2011年7月28日

Lex專欄:美元成爲核心風險

通常在避險情緒高漲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會下挫,而美元會升值。然而本週股市表現不佳,美元卻也下挫。因此,美元本身已經成爲令市場擔憂的核心風險。
2011年7月28日

中國需要更明智地花錢

人們擔心,中國可能從最近兩年的投資過熱轉向另一個極端,即企業完全貸不到款,這種結果將給宏觀經濟造成不利影響。(這是本文第二次出版,初版部分事實有誤,此版已改正。)
2011年7月28日

挪威恐怖殺手的土壤

FT撰稿人諾姆:儘管歐洲民粹主義右翼政黨的多數成員並未鼓吹暴力,但他們營造了一個環境,使其急躁的追隨者可以選擇仇恨與暴力作爲一種發泄手段。
2011年7月28日

降低對信用評級的依賴度

標準普爾總裁沙馬:限制信用評級獨立性的舉措將事與願違。比較好的做法是廢除使用評級機構的監管指令,避免讓信用評級成爲政策決策的唯一依據。
2011年7月28日

發達世界「失速」的危險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聯合首席投資官格羅斯:如果發達世界像發展中經濟體一樣以5%的速度成長,風險就會小得多。但2%的「失速式」成長,意味著西方無法重現過去那種資本主義模式下的運轉。
2011年7月28日

美債談判背後的戲碼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海影:美國債務上限僵局反映了共和、民主兩黨在治國理念上的根本分歧。但中國無需過分擔心外儲投資價值,而更應該擔心美國經濟轉弱、貿易逆差收窄對中國出口帶來的挑戰。
2011年7月28日
|‹上一頁‹‹66566666766866967067167267367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