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社評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FT社評:大封鎖帶來的意外好處
封鎖令所有人被迫參加了一次通訊技術速成班,由此帶來的數字技術和訊息通訊技術能力的普及有望大大提高生產率。
2020年4月26日
FT社評:企業應該轉向「應對萬一」模式
這次疫情讓許多高管和企業所有者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他們犧牲了穩健、韌性和有效性。
2020年4月26日
FT社評:美國不能讓民主成為新冠病毒犧牲品
新冠疫情可能會對民主產生干擾,破壞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結果,所幸現在已有不少旨在確保大選公平、自由且包容的提案。
2020年4月26日
FT社評:歐元區諸國需要彼此扶持
今天的歐洲視頻峰會需進一步捍衛歐洲一體化。為了減輕最弱成員國的壓力,並給它們重建經濟的手段,歐元區需要接受彼此扶持的理念。
2020年4月23日
FT社評:負油價暴露出經濟受到的重創
新冠疫情扭曲了石油市場,低賤的油價反映出各國封鎖措施對經濟的嚴重損害,同時也預示了未來石油「沒落」的前景。
2020年4月22日
FT社評:學會適應封鎖解除後的「新常態」
在研製出新冠疫苗之前,人們的生活將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狀態。所有組織和個人都必須適應另一種「新常態」。
2020年4月22日
FT社評:疫情中的「海盜」與保護主義
在搶購抗疫物資大戰中,各國應有更長遠的眼光,現在的「海盜行為」與出口限制,可能在第二波疫情來襲時反作用於己身。
2020年4月21日
FT社評:美聯儲購買垃圾債券不宜久
美聯儲購買垃圾債券是站得住腳的,但也肯定具有爭議: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使這些行為是短期的、並且是透明的。
2020年4月20日
FT社評:特朗普應把抗疫重任讓給專家
如果特朗普退到一邊,讓特别工作組、地方領導人等專家繼續開展抗擊病毒的繁重工作,這將是對美國人最有利的做法。
2020年4月17日
FT社評:美聯儲的激進措施給未來埋下隱患
美聯儲的激進措施穩定了金融體系,但將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社會化給未來埋下隱患,未來挑戰是如何恢復到正常政策。
2020年4月10日
FT社評:特朗普執著於未經證實的新冠療法是在冒險
特朗普力推羥氯喹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這越發分散政府採取更為可行的抗疫措施的精力。
2020年4月9日
FT社評:「負責任的資本主義」受到疫情考驗
一旦遭遇危機,要麼建立聲譽,要麼毀掉聲譽。新冠疫情不是企業的過錯,但資本主義對這場危機的回應是重要的。
2020年4月2日
FT社評:特朗普必須摒棄政治偏見抗疫
作為美國應對疫情的總指揮,特朗普需要立刻消除聯邦物資分配中存在政治偏見的跡象,結束各州為物資爭得你死我活的局面。
2020年4月1日
FT社評:銀行理應暫停派發股息
各國經濟已進入戰爭狀態:製造商正更換工廠設備,員工正被動員起來。同樣,金融行業也必須適應這種新的現實。
2020年4月1日
FT社評:中國應承擔起重振世界經濟之責
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開始讓人們感到重回2008年。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再次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中國能重振世界經濟嗎?
2020年3月30日
FT社評:白宮要為美國抗疫不力負責
世衛組織警告,美國可能成為新冠疫情的新中心。特朗普政府的戰略和對外傳達訊息缺乏一致性,要負很大責任。
2020年3月30日
FT社評:關閉股市不是好主意
儘管各大央行推出協調的經濟支持方案,市場仍再次暴跌。目前在討論的對策之一是暫時關閉金融市場,然而這種做法弊大於利。
2020年3月17日
FT社評:特朗普對新冠疫情火上澆油
特朗普宣布的歐洲赴美旅行禁令導致市場暴跌,在全球經濟本就步履維艱的情況下,對信心造成了又一次沉重打擊。
2020年3月13日
FT社評:歐洲央行應採取有力措施應對疫情
在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法德等國均已採取措施提振經濟的情況下,歐洲央行的措施絕不能讓市場失望。
2020年3月12日
FT社評:全面檢測是控制疫情的關鍵
有效診斷是作出有效醫療響應的基礎。與疫苗開發一樣,檢測也應被視為一種至關重要的公共財。
2020年3月11日
FT社評:當前與2008年有何不同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市場下跌規模與12年前相似,但如今缺乏、但也仍舊需要全球協調一致的政策應對。
2020年3月10日
FT社評:新冠疫情威脅全球航空業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計,若新冠疫情繼續蔓延,僅今年一年,航空公司就可能蒙受113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2020年3月9日
FT社評:新冠病毒曝露本輪牛市弱點
雖然過往疫情中市場的反應通常是先下跌再快速反彈,但由於本輪牛市存在早已需要修正的問題,此次疫情的長期影響尚不可知。
2020年3月3日
FT社評:全球需要合作防控新冠疫情
恐懼會傳染。世界需要對新冠疫情作出協調的經濟回應——為了應對疫情對金融、商業和工業的擾亂,也為了讓公眾放心,恢複信心。
2020年3月3日
FT社評:美國需要明確的非洲政策
非洲不是大國競技場,美國的對非政策不能只放在抨擊中國上。若不進行改變,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減弱。
2020年2月25日
FT社評: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
新冠疫情或許會讓企業加速分散供應鏈,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然而,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夠輕易取代中國。
2020年2月24日
FT社評:參議院必須保障美聯儲的獨立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政治盟友朱迪•謝爾頓為聯邦儲備委員會委員,如果她獲任命,將令人擔憂美聯儲的獨立性。
2020年2月19日
FT社評:新冠病毒導致全球化逆轉
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相當於一次去全球化實驗。全球經濟增長還要承受多重的打擊,將取決於該病毒能在多短時間內得到遏制。
2020年2月4日
FT社評:美國參議院應恰當行使手中大權
特朗普就要迎來通烏醜聞爆發後就已註定的命運——被彈劾然後被判無罪。彈劾雖富有黨爭色彩,卻仍然可以留下建設性遺產。
2020年1月21日
FT社評:沒必要全面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
自15年前華為開始在英國供應電信設備以來,華為設備一直被限制在網路外圍,應維持這種安排,而不是全面禁止華為設備。
2020年1月21日
FT社評:「兆美元科技巨頭」俱樂部令人驚心的一面
美國現在有四家科技公司的市值超過1兆美元,但科技股占的權重之大、對股指漲幅貢獻之大,多少有些令人不安。
2020年1月20日
熱門文章
1.
集結「西方」:戰略三角關係,還是冷戰再版?
2.
為下一個黃金機遇佈局
3.
拜登的1.9兆美元刺激計劃是一項有風險的實驗
4.
滙豐宣布戰略大調整
5.
緬甸政變後日資企業持觀望態度
6.
大宗商品是否「過火」了?
7.
美國股市反彈 科技股跌勢減緩
8.
鮑威爾:今年經濟「有希望回歸更正常的狀態」
9.
分析:汽車晶片短缺何以暴露美國供應鏈脆弱?
10.
Illumina掌門人呼籲組建「生物軍」應對病毒威脅
上一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