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經濟評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安倍經濟學給菅義偉留下好牌
戴維斯:菅義偉接手的日本經濟在其前任手中取得真正的進步。新首相的策略是接受安倍經濟學的宏觀經濟方面,但加大對結構性改革的注重。
2020年10月27日
馬雲刷屏:「新」金融與「老」監管,誰對誰錯?
徐瑾:馬雲演講刷屏金融圈。中國是否不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新金融如何監管?直接判斷對錯動機,意義不大,我們更應該思考背後趨勢和大背景。
2020年10月26日
特朗普吸引農民選票
邰蒂:今年7月一項針對大型農場主的調查發現,75%的受訪者支持特朗普。引人注目的是,這個比例與2016年相比基本未變。
2020年10月26日
內卷流行背後的軟階層時代
徐瑾:「內卷」深入人心,激發出公眾的再創造熱情。內卷往往意味著低水平無意義的重複,其流行原因,在於階層上升通道變窄,軟階層大量湧現。
2020年10月23日
FT社評:拜登經濟學能維護民眾對資本主義的支持
拜登成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進步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計劃加大對窮人的支出,對富人徵稅,有助於緩解民眾不滿。
2020年10月23日
從理論到實際:我所認識的米爾格羅姆
許成剛:米爾格羅姆因在拍賣理論方面的貢獻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是我認識近30年的朋友和師長。
2020年10月23日
淘盡黃沙,一場反常識危機
張原峰:地緣政治鬥爭造成的緊張國際關係,會使高純石英沙加速成為戰略性關鍵資源,從而引發對高品位礦場資源的全球性爭奪。
2020年10月23日
新冠危機催生新經濟思想
桑德布:最深重的經濟危機往往孕育新的經濟思想。對於什麼是優良經濟政策,新冠疫情也會推翻一些正統觀念。
2020年10月22日
書評:《鮑里斯•約翰遜:賭徒》
施里姆斯利:由調查記者鮑爾撰寫的這本書雖然從未忽視英國首相的缺陷,但始終用一種開脫的語氣。這種同情態度令人錯愕。
2020年10月22日
世界必須防止「長期經濟新冠」
沃爾夫:新冠疫情可能給世界帶來深度衰退和多年的經濟疲弱。各國政府必須避免重蹈2008年金融危機後過早撤回支持的覆轍。
2020年10月22日
拜登需要一支會幫助勞動者的經濟團隊
福魯哈爾:華爾街資產價格接近歷史高點,美國勞動者卻飽受失業之苦。為解決實體經濟與股市的嚴重背離,下屆總統需要一群特别的人。
2020年10月21日
如何讓統計學幫助你理解世界?
哈福德:統計數據能夠幫助所有人更清晰地思考事情,我們需要的是對這些數字背後的含義有一些好奇心。
2020年10月21日
GAVI掌門人:中國加入COVAX是非常積極的進展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CEO伯克利博士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表示,旨在確保新冠疫苗在各國間公平分配的COVAX機制,是唯一能儘快結束新冠疫情的全球解決方案。
2020年10月20日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再逢良機
沈建光:在升值背景下,擴大金融開放,放鬆管制措施,鼓勵企業走出去,加速資本雙向流動,有助於維持匯率穩定,亦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創造良機。
2020年10月20日
面對氣候危機,沒有國家是孤島
王輝耀:聯合國成立75周年後,世界再次面臨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應對的風險,如氣候變化。如果各國不能通力合作,氣候變化必然導致相互毀滅。
2020年10月20日
為什麼說COVID-19是並發性流行病?
阿胡賈:新冠病毒並不是孤立作惡,在人群中無差別傳播肺炎和器官衰竭。它是有幫凶的,如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臟病,它們都會加重損害。
2020年10月20日
美國大選去向,對出口導向經濟體德國意味著什麼?
張冬方:一個「America First」,一個「Buy American」,特朗普和拜登都不代表自由貿易。權衡之下,「最壞」和「不好」之間,當然選「不好」。
2020年10月20日
英國新冠檢測和追蹤系統的昂貴承諾
賈爾斯:英國為新冠檢測和追蹤系統投資120億英鎊,本希望能控制疫情、重啟經濟,結果該系統漏洞百出,英國面臨再次封鎖。
2020年10月19日
FT社評:塞繆爾•布里坦的獨特貢獻
塞繆爾•布里坦是英國經濟新聞界的泰斗,他是戰後首屈一指的經濟記者。我們深切感激他的貢獻。
2020年10月19日
央行數位貨幣向左,區塊鏈向右
徐瑾:數位貨幣會顛覆現存貨幣制度麼?央行數位貨幣又能帶來什麼新啟發?未來的人才不僅需要懂經濟,更需要理解技術。
2020年10月16日
為什麼華爾街沒有被拖入中美對峙?
儘管2020年中美緊張不斷升級,但這也是中國政府在經歷了20年緩慢金融開放之後,終於向華爾街敞開大門的一年。
2020年10月16日
FT社評:全球經濟復甦極不均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而中國將增長1.9%,美國和歐洲各經濟體則預計經歷大幅收縮。
2020年10月16日
數位經濟與圈層文化
程實、高欣弘:圈層文化與數位經濟的最終結合體,將推動單一世界升維至平行世界,而技術的持續進化,則為分裂的世界創造出新的彌合可能。
2020年10月16日
後疫情時代全球政經如何演繹?
周茂華:近年來,全球政經極不平靜,尤其疫情爆發後,全球政局更加波動,背後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後疫情時代又將如何演繹,如何破局?
2020年10月16日
人人都應該懂一點拍賣理論
夏春:拍賣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何填寫志願、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何時競拍車牌,如何避開「贏家的詛咒」等都是學問。
2020年10月15日
Lex專欄:深圳會否成為中國的灣區?
中國政府承諾向深圳作出新的投資之際,這個珠三角城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中美科技競爭的前線。
2020年10月15日
中國強韌經濟支撐人民幣走強
喬伊列娃:雖然外匯市場變幻莫測,但一系列經濟和政治因素表明,未來幾個月人民幣將繼續升值。
2020年10月15日
雙循環的成功關鍵是什麼?
胡偉俊:國際局勢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下新發展戰略如何展開?提高內需,關鍵在於收入分配格局變化,而這又取決於要素市場改革。
2020年10月14日
國企混改:基金的「混」能否代替民資背景戰投的「混」?
鄭志剛:什麼才是真正混改?國企混改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不是資本社會化,而是轉化經營機制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2020年10月14日
「憂慮榜單」揭示了什麼?
邰蒂:兩年前,大流行病風險被認為是排在第10位的「新興」威脅,那時氣候變化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如今情形已有所不同。
2020年10月14日
區域不平衡之下,如何發展現代都市圈?
劉功潤: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表明,均衡發展總是相對的,不均衡發展則是絕對的;影響內陸地區發展的傳統不利因素,作用越來越小。
2020年10月13日
熱門文章
1.
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涉華部分的政治解讀
2.
拜登面臨的多重危機可能演變成惡性循環
3.
中國央行新規劍指螞蟻集團
4.
新冠疫情致死近10萬,為何英國社會依然穩定?
5.
朝鮮勞動黨八大報告與新黨章的重重矛盾
6.
拜登:美國新冠死亡人數到下月將超50萬
7.
中國進口美國商品遠低於貿易協議承諾
8.
人民幣強勢邁進「拜登時代」
9.
美國的「左右之爭」是「正邪之爭」嗎?
10.
中國版《慾望都市》才好看!
|‹
上一頁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