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評論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A-List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國潮:怎麼「國」,如何「潮」
葛書潤:國潮想要繼續向前,除了立足更寬廣的文化背景,發掘能與時代共振的文化基因和時尚感,更要將「潮」轉化為可控、可持續的產業,而非一如潮水,來去匆匆。
2019年10月10日
現代貨幣理論對Z世代構成嚴重威脅
溫斯頓:我感謝通貝里讓世界看到氣候變化的威脅。也許我可以在不必橫渡大西洋的情況下就另一個潛在威脅發出警報。
2019年10月10日
拯救氣候不應落在青少年肩上
何麗:16歲的格雷塔•通貝里有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她若獲獎,將說明過去幾十年全球氣候辯論的缺陷。
2019年10月10日
普京掌權20年後的俄羅斯社會
巴伯:如果俄羅斯發生政治變革,它更可能源自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強烈的不滿情緒,而非普京的批評者所倡導的民主改革。
2019年10月9日
誰來把壞消息告訴老闆?
克拉克:如果你看到什麼地方不對勁,你會告訴上司,還是保持沉默?考慮到職場對待壞消息傳達者的本能方式,報告問題將是勇敢行為。
2019年10月9日
經濟學,還是市場交易學?
韋森: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通過市場交易和貿易而進行生活、生存和資源配置的一門學問。華人研究者能為完善經濟學做出什麼貢獻?
2019年10月9日
投資者為「美元末日」做好準備了嗎?
福魯哈爾:美國的地位和美國公司的增長潛力發生了變化。我們或許不僅會遭遇美國公司股價的回調,還將遭遇美元本身的回調。
2019年10月8日
我們從投資希拉洛斯教訓中學到什麼?
伍治堅:回顧霍姆斯和希拉洛斯醜聞,你會發現其實她的騙術並不高明。可是為什麼默多克、盧卡斯等都成為這個騙局的受害者呢?
2019年10月8日
廢除私校並非解決英國教育問題的辦法
威利茨:英國大學的入學考試把科目縮窄為三門,這造成了文理兩種文化之間的巨大鴻溝,不利於人才的多方位培養。
2019年10月8日
如何化解不良資產「堰塞湖」
楊小海、馮猛:減少行政性的干預,讓市場在資源的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長久之策。
2019年10月8日
讓民主制度「現代化」
巴伯:民主制度需要經常修補才能良好運行,這意味著不斷調整政治代表形式和經濟管理模式,以適應變化。
2019年10月7日
二維碼支付存在壟斷嗎?
傅蔚岡:今天很多機構抱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佔據了市場主要份額,轉而向監管機構謀求「公平」,這意味著它們已經放棄了創新的努力。
2019年9月30日
中國加入《武器貿易條約》利己利人
蘭順正:《武器貿易條約》可以大大增加恐怖主義或極端勢力團體獲得常規武器的難度,有利於國際社會集體安全。
2019年9月30日
英國最高法院揭露了鮑里斯•約翰遜的休會詭計
布拉德利:對於憲法律師來說,看到最高法院院長黑爾奠定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決定的基礎,著實令人激動。
2019年9月29日
瑞典氣候少女折射的中國心態
劉遠舉:中國人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關注的是如何跑過自己的同伴,對這種公共性的參與自然嗤之以鼻。
2019年9月29日
美國的鳥為什麼少了?
保爾森:加拿大和中國都採取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只需看看美國的天空,就會明白美國為何必須參與解決全球生態危機。
2019年9月29日
書評:《大企業:一封寫給美國反英雄的情書》
普倫德:儘管本書的中心論點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在後危機時代,它發出的熱愛企業的呼籲很難引起共鳴。
2019年9月29日
電影《返校》重返台灣的恐怖時代
張鐵志:《返校》是台灣第一部商業電影以「白色恐怖」的歷史作為主題,並且直面那個時代最殘酷的核心。
2019年9月27日
後真相時代與民主的終結
汪錚:這是一個思想與觀點泛濫而事實與真相不再重要的年代,人們觀點差異巨大又執著己見和歧視異見的年代。
2019年9月27日
困擾零工經濟的「評分」
希爾:在大企業嘗試並淘汰打擊士氣、摧殘心靈的評分式績效評估方法後,讓這類方法困擾零工經濟不僅反常,而且非常危險。
2019年9月27日
機器人長得越像人類越好嗎?
摩爾:機器人具備一些類人特徵,會更容易喚起人的同理心。但如果它們與人類過於相像,就可能滑入「恐怖谷」。
2019年9月26日
外媒眼中的蘇寧蛻變
王蘇婭:對於視中國零售市場為「大亂戰」的外國讀者而言,讓他們了解中國零售市場是一個十分挑戰的話題。
2019年9月26日
核能將為能源轉型充當橋樑
巴特勒:當前的挑戰在於,如何用低成本、低碳的解決方案找到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樑。我們應該給核能充當這座橋樑的機會。
2019年9月26日
從「中國衝擊」到和諧增長
李偉:中國是一個比較倚重外貿的國家,美國又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那麼這場由特朗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未來將如何演變?
2019年9月26日
約翰遜製造的三大英國政治衝撞
何越:像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脫歐駛向了21世紀英國政治的真空地帶。過去三年已給英國帶來三樣衝撞,傷口不一。
2019年9月26日
如何拯救自由貿易?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戈德堡:自由貿易在惠及大眾的同時,也對部分民眾和地區造成了不利影響。貿易政策應與國內政策配合,減輕這種影響。
2019年9月25日
20世紀監管規則已不適應數字金融時代
潘迪特:央行支持的數位貨幣日益得到擁護,這或許能催生21世紀的監管架構,最終為金融科技行業的變革鋪平道路。
2019年9月25日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下行態勢?
張一:目前更優的政策選擇是政府主動擴槓桿,加大在薄弱環節的支出,以財政補短板的形式保持適當信貸增速,防止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
2019年9月24日
政治家如何面對無力感
威爾克斯: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朗西曼在書中寫道,政治領導人「想象的權力是虛幻的」。作為一名剛剛離開唐寧街的顧問,我對這話深有感觸。
2019年9月24日
一周世界輿論聚焦:與所羅門群島等國建交的多重後果
曹辛:這一輪外交事件會對美國、澳大利亞以及中美、中澳關係乃至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恐怕要認真觀察。
2019年9月23日
消費者不可能永遠支撐美國經濟增長
格林:紐約聯儲行長威廉姆斯指出:「消費者現在獨自背負著未來增長的全部重任,或者大部分重任。」這種局面很可怕。
2019年9月16日
熱門文章
1.
特朗普:「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
2.
以歷史視野看中美貿易戰
3.
2020年全球投資展望
4.
保羅•沃爾克生前對美國的最後警告
5.
中國出現20年來最大宗的國企美元債違約
6.
英國保守黨獲勝令歐盟寬慰
7.
中國科技初創企業估值走軟
8.
民族國家的凝聚力被高估了
9.
竹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星
10.
數據保護2019:野蠻掘金時代的結束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