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商業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中國打擊影子銀行業引發警告
分析師警告稱,中國遏製為中小企業提供掠奪性貸款的舉措會切斷關鍵融資管道,可能會損害而不是幫助這些企業。
2020年8月6日
Lex專欄:騰訊做直播帶貨的機遇
直播帶貨成為中國零售領域最火爆的潮流,作為中國的社交媒體巨頭,騰訊具備在這個市場成為贏家的所有條件。
2020年8月6日
歐盟數字保護主義傷及歐美關係
巴爾舍夫斯基:歐洲監管機構一直對美國科技公司採取激進行動,如果歐洲堅持這種做法,美國政策制定者只能將其視為一種戰略威脅。
2020年8月6日
印度市場的科技爭奪戰
在中印關係緊張之際,中國科技企業在印度投資受阻,而印度向美資敞開大門,中美科技企業在印度展開正面交鋒。
2020年8月6日
從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角度看TikTok的命運
王英良:美國政府針對TikTok的限制,業已完成在法制、精英認知和社會動員、輿論等各方面的準備,難以改變。
2020年8月6日
Lex專欄:中國空調股下半年前景仍不樂觀
新冠疫情給主要通過實體店銷售產品的中國空調製造商造成重創。由於今夏銷售疲弱,今年剩餘時間這些製造商的股票的前景仍不樂觀。
2020年8月5日
人工智慧投資決策是一個「黑箱」嗎?
柴志傑、李偲:AI決策在眾多行業中面臨同一個窘境,就是怎樣「取信於人」,即人類始終無法完全搞懂AI是如何作決策的,甚至開發者本身也一樣。
2020年8月5日
中國央行數位貨幣瞄準阿里巴巴和騰訊
中國央行數位貨幣將弱化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數字支付領域的主導地位,極大改變中國金融格局,並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2020年8月4日
阿里速賣通總經理:疫情將永久改變境外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王明強:新冠疫情對於全球電商的影響,類似於17年前「非典」催生了淘寶。疫情中許多海外消費者首次接觸到網購,風靡中國的「直播帶貨」模式也正在走向全球。
2020年8月4日
Lex專欄:微軟為何要染指TikTok?
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可能並不關心TikTok如何融入微軟,他或許只是認為,地緣政治給了他一個在社交媒體領域淘金的機會。
2020年8月4日
FT社評:疫情令各國的彈性經受考驗
新冠疫情暴露出發達國家對進口的依賴以及長長的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但政策制定者應謹慎行事,因為真正的彈性來自於真正的多元化。
2020年8月3日
中國樓市回暖是因為信貸放水嗎?
劉淵:房地產是中國疫情後恢復得最快的行業之一,究其原因,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是信貸放水的結果,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2020年8月3日
商業進化論時代里的精英抵抗——與《拼多多的叢林法則》一文的商榷
連清川:拼多多走的路,淘寶也曾經走過。還記得當年那句悲憤的質問嗎:哪怕今天把阿里巴巴關停了,那些假貨就不存在了嗎?
2020年8月3日
棄用支付寶,美團在下一盤什麼棋
閆曼:互聯網不是天下大同的世外桃源,在這裡選邊站可能才是常態。隨著高增長時代的逝去,對國內成熟市場的爭奪只會越來越激烈。
2020年8月1日
FT社評:美國科技巨頭面臨清算時刻
消費者喜歡科技企業,但這並不意味著科技巨頭們對經濟、創新乃至民主制度的更廣泛影響是完全良性的。
2020年7月31日
疫情之下:傳統超市面對線上利潤率難題
新冠疫情推動了全球電子商務的加速普及,但各國大型超市集團在發展電商的過程中,都不得不應付高昂的配送成本和技術挑戰。
2020年7月31日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
周掌柜:本文將從揭秘拼多多產業鏈的真實情況開始,致力於回答三個追問,力求展現多面而複雜的拼多多。
2020年7月30日
每周數讀:新冠疫情衝擊中國小微企業
本周值得關注的數據有:新冠疫情如何衝擊中國小微企業?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的進程如何?疫情之下,TikTok成為美國用戶最常使用的應用程序?
2020年7月30日
西方工業需要在中國以外建成稀土供應鏈
專家們表示,公共資金可能會為稀土投資按下啟動鍵,但若要創建一條具有可行性的非中國供應鏈,需要行業更大力的合作。
2020年7月29日
被美國「拉黑」並未阻攔中國AI企業前進腳步
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曠視科技和商湯科技正在籌資並拿下海外合同,突顯出這些有希望的科技初創企業經受住了挫折。
2020年7月29日
Lex專欄:美中衝突夾縫中的商業地產和恆大
如果美中交惡導致的商業地產業低迷還要持續很久,那麼即便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也會舉步維艱。
2020年7月28日
領跑新冠疫苗競賽的吉爾伯特
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吉爾伯特領導的ChAdOx1疫苗一期試驗取得重大進展,但教授表示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0年7月28日
TikTok遭遇海外「逆風」
依靠推薦算法向用戶推送定製內容,TikTok打破了其他社交媒體巨頭的市場壟斷。但或許也是因為這種算法,為TikTok帶來了麻煩。
2020年7月28日
阿里巴巴藉助歐洲網紅擴大國際影響力
面向全球購物者的全球速賣通計劃明年4月前在全球簽約10萬名內容創作者。阿里巴巴認為,歐洲網紅計劃對其國際擴張至關重要。
2020年7月24日
深圳最嚴調控:房地產還是支柱麼?
周浩:房地產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十分關鍵,但已不再是經濟支柱;我們短期可以忽視租售比,但房地產投資已失去經濟意義。
2020年7月22日
數據安全法:來路與前途
許可:在數位經濟的世界版圖上,歐洲無疑是落後者。但伴隨著GDPR的生效,它有可能以一種新的方式改變這一格局。
2020年7月20日
印度自力更生並非萬靈藥
印度仍缺少冠軍企業,封禁中國資本和商業模式是會促進本土企業的興起,還是會讓該國註定只能擁有二流的科技行業?
2020年7月17日
深圳最嚴調控來臨,中國房價走向何方?
徐瑾:深圳樓市遭遇最嚴調控,對其他城市影響如何?房地產不僅僅是投資品,更是中國家庭最重要的金融資產。
2020年7月17日
雙總部模式難解TikTok海外身份問題
黃河:在如今「國家安全因素」大於經濟因素情況下,雙總部模式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不能將之視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又一次「偉大創新」。
2020年7月17日
中國基金公司收縮海外戰線
中西方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結束了中國基金公司出海的「黃金時代」,前幾年在歐美開展業務的一些公司正在暫停擴張或縮減規模。
2020年7月14日
家族信託基金與噹噹網「控制權紛爭」的解局
鄭志剛:俞李無休止紛爭不僅影響噹噹正常經營,也會使他們利益受損,那麼如何才能在家庭糾紛和公司經營間建立一道隔離帶和防火牆?
2020年7月14日
熱門文章
1.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2.
人事更替:朝鮮勞動黨八大的新意、亂象與隱患
3.
拜登推出1.9兆美元刺激計劃
4.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5.
美國企業界能與特朗普割席多久?
6.
英國人如何看待死亡與葬禮?
7.
小米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股價大跌
8.
推特封特朗普號事件中的公權、私權與言論自由
9.
螞蟻集團IPO擱淺令國際投資機構進退維谷
10.
美國制定新規以阻止引進中國技術
|‹
上一頁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