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訂閱付費資訊
商業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哪所亞太商學院適合你?
英國《金融時報》商業教育排名團隊利用為2020年MBA、EMBA和管理學碩士(MiM)排行榜收集的調查反饋,用6張圖表描述了亞太商學院的學習體驗。
2020年11月4日
金融監管理念:從「當鋪思維」走向「治理思維」
鄭志剛:對金融監管,我們應該更多採取多元化、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我們當下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與未來接軌」,而不是與陳舊的過去接軌。
2020年11月3日
新冠疫情提振中國商學院吸引力
中國商學院排名上升、疫情導致的出入境限制和更好的職業前景,促使更多中國學生選擇在國內攻讀MBA課程。
2020年11月2日
分析:中美「脫鉤」被誇大了嗎?
儘管中美貿易關係惡化的證據顯而易見,但許多公司的對華業務卻在穩步發展。科技和金融領域也在見證,中美關係其實正變得更加緊密。
2020年10月29日
FT社評:螞蟻崛起是中國的成功故事
就目前而言,螞蟻崛起是中國的一個成功故事。該集團的創新及可媲美西方的服務值得肯定,但它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重大障礙。
2020年10月29日
中國在電動汽車競賽中領先
由於具有巨大的規模優勢,中國可能率先製造出在價格上可與傳統汽車競爭的電動汽車。投資者熱捧讓中國電動汽車概念股大漲。
2020年10月29日
螞蟻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
秦勇:螞蟻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應當說它既不是金融,也不是科技,而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重要戰略,這個戰略與中西價值分野異曲同工。
2020年10月29日
Lex專欄:AMD全股票收購賽靈思的邏輯
AMD今年股票大漲,這使得以全股票方式收購賽靈思變得頗具吸引力。但另一方面,賽靈思的股東應該合理地質疑AMD的股價還能漲多少。
2020年10月28日
中國與華爾街加強聯繫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加大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以加快國內市場改革,並使華爾街機構有更大動力遊說美國政府緩和兩國關係。
2020年10月27日
Lex專欄:螞蟻股票發行價為何不貴
儘管344億美元的募資總額令人驚嘆,但螞蟻集團設定的上海和香港股票發行價是誘人的。長期投資者應該問為什麼會這樣。
2020年10月27日
美國的壓制促使中國謀求晶片自給自足
為應對美國對中國主要科技集團的施壓,中國政府在研究制定下一個五年規劃時,將會把半導體行業作為重要議題。
2020年10月26日
馬雲刷屏:「新」金融與「老」監管,誰對誰錯?
徐瑾:馬雲演講刷屏金融圈。中國是否不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新金融如何監管?直接判斷對錯動機,意義不大,我們更應該思考背後趨勢和大背景。
2020年10月26日
TikTok竭力在美大選前遠離政治是非
隨著美國大選日漸臨近以及用戶越來越多發布政治內容,字節跳動旗下這款應用面臨首個重大的內容審核考驗:防止平台被政治毒害。
2020年10月26日
新冠疫苗如何定價?
即使已有數十億美元公共資金投入到疫苗研發中,各大製藥商卻不願討論將如何為疫苗定價。而比爾•蓋茨等公共衛生倡導者呼籲為窮國制定價格上限。
2020年10月26日
再論《個人訊息保護法》的六大關係
許可:在權利不足以制約權力之時,個人訊息保護機構亟待發揮獨立第三方的「權力制衡」功能,監督其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2020年10月26日
特斯拉為何親自做起鋰提煉業務?
業內人士懷疑,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將對老牌鋰生產商構成嚴重競爭威脅,而且特斯拉此舉似乎還有更深用意。
2020年10月23日
中國展開「疫苗外交」
王毅在上周東南亞之行中稱,中國將優先向幾個東南亞國家提供新冠疫苗。中國正以疫苗為手段來加強其與被美國忽視的亞非拉美國家的聯繫。
2020年10月22日
新冠疫情提振自動化和機器人行業
數據和調查顯示,新冠大流行正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革,令自動化和數位化行業成為經濟動蕩中為數不多的贏家。
2020年10月22日
Lex專欄:阿里巴巴收購高鑫零售對各方都有利
阿里巴巴收購高鑫零售,將成為其「新零售」戰略的點睛之筆。該集團在核心電商業務增長放緩之際,達成了一筆對各方都有利的交易。
2020年10月20日
收入不均左右車市,如何推動汽車消費?
張進、路曉蒙:收入分布對中國車市的巨大影響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推動汽車消費的努力不可鬆懈,具體措施應如何著力?
2020年10月20日
螞蟻集團的全球擴張依舊面臨挑戰
螞蟻集團欲將IPO融資所得的10%用於國際擴張,但要在海外複製其在國內的成功卻不那麼容易,選擇恰當的合作方式是關鍵。
2020年10月19日
為什麼華爾街沒有被拖入中美對峙?
儘管2020年中美緊張不斷升級,但這也是中國政府在經歷了20年緩慢金融開放之後,終於向華爾街敞開大門的一年。
2020年10月16日
中國晶片行業火熱背後的隱憂
受政府支持計劃的推動,中國企業正紛紛湧入國內晶片行業,其中也包括沒有任何晶片經驗的企業。
2020年10月16日
台灣老牌私企控制權之爭引發對大陸滲透擔憂
圍繞台灣大同公司的爭鬥,給台灣監管機構提出了一個難題,即如何在確保台灣商界的公司治理與阻止北京方面滲透台企董事會之間做出平衡。
2020年10月15日
Lex專欄:深圳會否成為中國的灣區?
中國政府承諾向深圳作出新的投資之際,這個珠三角城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中美科技競爭的前線。
2020年10月15日
恆大處境突顯亞洲離岸美元債市場風險
分析師認為,積累了巨額債務的恆大很可能「大而不倒」,但離岸美元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仍要當心其中的風險。
2020年10月15日
大脫鉤:「撕裂」的全球供應鏈
受中美關係緊張和新冠疫情影響,從電腦到iPhone,很多產品最終可能會有兩條分開的供應鏈:一條面向中國市場,另一條面向世界多數其他市場。
2020年10月10日
Lex專欄:中國酒店業:復工大吉
全球各地的酒店正竭力應對疫情影響,中國各大連鎖酒店已迎來複蘇,未來一年有望取得全球最大幅度增長,但小型酒店仍在苦撐,或選擇合并。
2020年10月10日
立足於訊息和情報的三菱
三菱商事總裁垣內威彥表示,三菱對訊息高度重視,而地緣政治變動,讓三菱在國際政治方面的嗅覺變得更加重要。
2020年10月9日
Lex專欄:美國制裁將如何影響螞蟻集團IPO
有報導稱美國政府正探討對螞蟻集團和騰訊的數字支付平台實施限制,這將如何影響螞蟻集團將在滬港兩地進行的IPO?
2020年10月9日
數十萬中國人已接種實驗性新冠疫苗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一名代表上月做出了這一令人意外的宣布。這似乎表明,中國已在擴大7月啟動的新冠疫苗緊急使用計劃。
2020年10月5日
熱門文章
1.
美國通脹壓力已在醞釀之中
2.
人事更替:朝鮮勞動黨八大的新意、亂象與隱患
3.
拜登推出1.9兆美元刺激計劃
4.
「阻斷法」:中國政府開始設計對美「優勢抵消戰略」
5.
美國企業界能與特朗普割席多久?
6.
英國人如何看待死亡與葬禮?
7.
小米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後股價大跌
8.
推特封特朗普號事件中的公權、私權與言論自由
9.
螞蟻集團IPO擱淺令國際投資機構進退維谷
10.
美國制定新規以阻止引進中國技術
|‹
上一頁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