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會員專享
商業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微信登錄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視頻
視頻
音頻
音頻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QQ空間
讀讀日報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疫情期間中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加速發展
受疫情影響,美國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不得不暫停測試,而中國公司一直在推出試點項目、積累測試里程和籌集新的資金。
2020年5月21日
中國不良資產併購交易意外清淡
這場大流行病及其有害的財務影響,本應會為瞄準不良資產的買家創造更多投資機會,但目前交易量卻相當稀少。
2020年5月21日
美對華為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將重塑科技供應鏈
美國切斷華為關鍵的計算機晶片供應的舉措,不僅會危及華為的生存,還將對更廣泛的科技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2020年5月20日
Lex專欄:TikTok任命美國籍新CEO是步好棋
在美國立法者對TikTok的安全性感到擔憂的情況下,該公司任命一位美國籍高管出任其新CEO是明智的。
2020年5月20日
你需要一塊「隱秘」的屏幕麼?
張原峰:具有防窺顯示技術的筆電電腦,銷售量去年已經接近200萬台,同時,防窺技術正在向其他類型的消費電子產品滲透。
2020年5月19日
馬雲在B站被懟,這一屆後浪在想什麼
徐瑾:馬雲的演講在B站被懟,後浪在想什麼?這不僅是觀點之爭,更是話語模式之爭。反對資本話語,近年很流行,既可以發表不滿,又相對安全。
2020年5月14日
豐巢超時收費:一場5毛錢開始的分利博弈
閆曼:這場分利博弈,是「薄利型」商業模式在經歷最初的燒錢擴大市場份額之後必須到達的一個階段。外賣生意如此,快遞櫃生意亦如此。
2020年5月12日
學區房的階層遊戲,要涼了麼?
徐瑾:對學區房抑制,會逐漸成為主流。這是否意味著學區房一定暴跌?從住房的邏輯,反觀學區房,會更清晰:學區房,逐漸由投資品變為消費品。
2020年5月8日
如何看待閱文「作家合同」爭議?
傅蔚岡:簽約作家和平台之間的著作權爭議只是導火索,爭議的焦點在於:文創類門戶網站需要何種生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0年5月8日
疫情之下美團與商家展開分利博弈
在中國,新冠疫情讓外賣送餐騎手成為英雄,但也重創了中國餐飲行業,打破了眾多餐館與美團之間的微妙平衡。
2020年5月7日
Lex專欄:中國復甦和渣打的優勢
在亞洲的敞口遠大於滙豐等同行的渣打有個優勢。新冠疫情較早在該地區爆發意味著中國等市場正在復工復產。
2020年4月30日
新冠疫情助推阿里巴巴走向全球
新冠疫情爆發給了阿里巴巴加速實現全球擴張願景的機會,全球消費者開始在其平台上購買除個人防護裝備之外的更多產品。
2020年4月30日
Libra的退與DCEP的進
程實、高欣弘: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升維競爭,也將是數位經濟時代下的綜合國力之爭,核心在於貨幣支付與多樣化數字服務的結合。
2020年4月27日
思瑞克斯廣州工廠是如何快速復工的?
在中國因疫情而停工停產數周后,電熱水壺溫控器生產商思瑞克斯(Strix)的工廠均已復工且滿負荷運行,這得益於強大的中國本土管理團隊。
2020年4月26日
中概股在美「翻車」引發公司治理擔憂
瑞幸醜聞震驚了長期以來關注中國企業訊息披露標準的批評人士,他們表示新聞數字可能掩蓋了大量問題。
2020年4月23日
Lex專欄:鋼鐵復甦關鍵在於中國刺激加不加碼
中國及亞太其他地區的主要鋼鐵股在低位徘徊,如果作為地區經濟引擎的中國真正換檔加速了,那麼周期性股票就會有更大的變動。
2020年4月23日
抄底石油的風險
伍治堅:投資者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圈,負的石油價格讓一些投資者產生短期投機的衝動,但若不做好調研和風控,投資者反而會承擔更多的額外風險。
2020年4月23日
啟示:歷次原油暴跌原因考
蔡浩、呂志剛:隨著全球原油消費國將會儘快擴充庫存,再結合OPEC減產協議,原油「交割恐懼症」將得以緩解,「倒貼賣油」情況不會成為常態。
2020年4月21日
「總裁夫人怒斥網紅」背後暗涌的電商變局
閆曼:科技圈從來不缺八卦新聞,但在科技圈,所有的八卦新聞背後都是財經新聞。
2020年4月20日
價格問題的輿論化不是市場經濟之福
劉遠舉:在疫情期間,希望點份外賣、打個車、超市買個雞蛋價格一點都不變化,這種期待不太現實。
2020年4月20日
零件供應商警告中國汽車市場前路坎坷
為豐田等大型車企供應零件的Yorozu表示,雖然供應鏈中斷和零件短缺是一個問題,但更大挑戰是消費者需求的匱乏。
2020年4月16日
疫情對中國供應鏈優勢的影響
丁學良:疫情使得成本不再是供應鏈佈局時唯一或最重要的考量,這甚至會影響到一些本來被認為是中下端的製造業在中國的佈局。
2020年4月15日
瑞幸之後,怎樣燒錢才算是燒對了?
閆曼:投資者們會重新審視像瑞幸一樣燒錢燒到上市的其他中概股,在上個商業周期中所向披靡的燒錢模式,為什麼在這個周期中紛紛觸礁?
2020年4月9日
瑞幸財務造假:公司治理去哪兒了?
鄭志剛:瑞幸醜聞竟然發生在堪稱法規完備、監管嚴厲的美國資本市場。顯然上市公司的治理,僅靠內部監督是遠遠不夠的。
2020年4月8日
微軟李笛:人工智慧的EQ就像一片土壤
教AI畫畫和唱歌,是不是在為人類自己培養敵人?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小冰團隊總負責人李笛接受了FT中文網的專訪。
2019年11月26日
騰訊如何佈局自動駕駛?
騰訊副總裁鍾翔平認為,車企會很快面臨自動駕駛帶來的挑戰,因為用戶會逐漸在意產品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駕駛。
2019年6月6日
華平魏臻:現在正是改變行業格局的好時機
華平投資董事總經理對創業者們的建議是:管好現金流,能夠融到的錢要有勇氣拿,以及積極改變行業格局。
2018年12月25日
張首晟:從0到1的創新是科研和投資的最高境界
作為業界少有的集科學家與投資人雙重身份於一體的人,張首晟表示,從0到1的創新是科研的最高境界,投資也是一樣。
2017年8月11日
與FT共進下午茶:阿里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
阿里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表示,現階段中國人工智慧創業是有泡沫的,其中很多只是「強行碰瓷」。
2017年5月31日
新能源車騙補,粗放的補貼和誤判的市場
閆曼:新能源車市場不可能因為財政補貼而提前迎來繁榮,卻有可能因為錯誤的補貼方式而被「揠苗助長」,提前透支生產力。
2016年9月18日
「剪電線」創業者和O2O「接盤俠」
閆曼:某些找不準市場需求,又無法成為網紅的創業者,可能會選擇來一場「現象級事件行銷」。
2016年9月5日
熱門文章
1.
每周時事分析:也談中國人為何多不願打疫苗
2.
美國債再遭拋售,科技股受到重創
3.
恆大汽車為什麼能讓香港富豪大出手?
4.
英國一份報告稱中英學術合作對英構成安全風險
5.
「新冠病毒變種危險性可能低於預想」
6.
英國向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以刺激投資
7.
平庸中蘊藏的力量
8.
研究:肥胖與新冠死亡率存在明顯相關性
9.
中國和南非警方破獲制售假疫苗犯罪網路
10.
講好疫後復甦故事的重要性
|‹
上一頁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