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限時75折 立即開通
藝術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設置
登出
登錄
×
電子郵件/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
免費註冊
找回密碼
簡訊登錄
微信登錄
請輸入郵箱和密碼進行綁定操作:
請輸入手機號碼,透過簡訊驗證(目前僅支持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號):
請您閱讀我們的
用戶註冊協議
和
私隱權保護政策
,點擊下方按鈕即視爲您接受。
搜索
關閉
搜索
FT中文網
Menu
切換版本
繁體中文版
FT.com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2023年度展望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全球地產
高端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全球
全球
經濟
經濟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商業
商業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教育
教育
觀點
觀點
管理
管理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影片
影片
音檔
音檔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登錄
免費註冊
我的FT
會員中心
設置
登出
關注我們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基本設置
會員中心
修改頭像
郵件訂閱
同步微博
我的評論
管理收藏
RSS
《狂飆》的突破與侷限
非非馬:電視劇《狂飆》難能可貴的突破之一,是表現出了小人物階層的結構性委屈。而劇中形象扁平的腐敗分子,不得不說是此劇的一個侷限。
19小時前
當琵琶遇到讚美詩:在倫敦聽譚盾的《慈悲頌》
張璐詩:用西方交響樂的技法詮釋中國式的傳說和信仰,在異國他鄉聽來,感受更多的,還是源自作曲家獨特生存體驗的樂思。
2天前
伊朗藝術家討論如何更好地參與民主運動
抗議運動現在已經平息,藝術界就是否繼續公民抵抗運動,即關閉公共場所、拒絕參加活動,還是重返工作崗位,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3天前
「拿破崙」千層酥和上海往事
範庭略:《無名》講述了一段晦暗的上海歹土往事,影片精緻的美食場景似乎與真實的歷史隔著距離,但這並不影響人們由此而起的聯想和討論。
3天前
生成式AI應該向人類藝術家支付培訓費用
畫家和歌手需要法律保護,免受演算法創意革命的影響。
2023年1月28日
串流媒體市場新玩法:音樂收入期貨與ETF
一家新創公司正在尋求推出音樂串流媒體收入期貨,讓串流媒體公司和版權所有者管理風險。
2023年1月25日
WOAW畫廊:爲何逆市成長?
薛莉:WOAW Gallery有獨到的品味和吸引藝術家的手法。疫情三年,這家畫廊迅速擴張,從香港到北京再到新加坡。
2023年1月13日
失去一切後,我們還擁有什麼?
奧科羅:如果意識到自己所掌握的一切比預想的更加脆弱和易變,人們又該如何面對生活?強有力的藝術作品,或許會帶來一些啓示。
2023年1月13日
對話章凝:年輕就是不設限地探索和蛻變
這位VOGUE歷史上最年輕的全媒體編輯總監,擺脫了時尚「舊世界」的諸多刻板印象,然而,她又準備如何講述自己和時尚的故事?
2023年1月6日
對話費城美術館策展人馬修•阿弗隆:談談20世紀30年代的馬蒂斯
吳可佳:在那個世界步步陷入魔障的時期,馬蒂斯面對外界的失控和自身的掙扎,其作品卻延續了創作的韌性和力量。
2023年1月6日
AI繪畫會讓藝術家變得多餘嗎?
達利:Dall-E-2可以製作出莫奈和霍克尼風格的圖畫,但藝術家不必太過擔心。
2023年1月3日
羣星閃耀的「K11之夜」
Luning Wang:一場「K11之夜」的舉辦,讓人陷入了短暫的懷舊情緒,也不禁期待香港能再現舊日輝煌。
2022年12月30日
「STARTS」項目:尋找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點
宋佩芬:「STARTS」項目旨在鼓勵藝術家參與現實中的科技研發與實踐,這一聽上去有些科幻的想法,能否帶來真正的改變?
2022年12月30日
詹姆斯•卡梅隆:熱愛海洋的細節控導演
卡梅隆的最新電影《阿凡達:水之道》是他對外星海底世界的終極探索。此續集歷時13年製成,耗資約3.5億美元,是一部精心製作的高成本作品。
2022年12月26日
香港藝術品拍賣成交額下滑
藝術品市場研究公司ArtTactic的數據顯示,香港六個月拍賣銷售額出現了2018年以來的最差表現,本拍賣季連續第三次下滑。
2022年12月9日
非凡洋紅:2023年的代表色需要勇氣
鄭靜:在灰色的生活裏,人們期待來自色彩的治癒,但溫和文藝的色系看多了,也會出現審美疲勞。「非凡洋紅」從推出就帶著勇氣,有點橫衝直撞的意思。
2022年12月9日
葉芝:天才把詩寫給愛意和深情
崔瑩:葉芝的一生都在與文字打交道,以文謀生。他借詩歌訴說苦惱的戀情,也期待用詩歌實現文化重振國家的願景。
2022年12月9日
一幅在「中國加入WTO當天」誕生的畫
房方:回顧21世紀的中國藝術,有一幅署名日期爲「2001年12月11日」的畫作。作者爲何要以中國正式加入WTO的日子作爲作品的完成日期?
2022年12月9日
龍美術館:「存在」十年
薛莉:爲十週年慶典,龍館「曬家底」般推出系列特展。劉益謙更稱推出「羣星璀璨時」爲人生的滿足與幸福。
2022年12月9日
田霏宇:我們有義務判斷好藝術
薛莉:UCCA館長田霏宇說,不管做什麼嘗試,我們要保持藝術標準。好藝術很重要,我們有義務去做這個判斷。
2022年12月2日
德國的「重啓文化」項目:經濟凜冬裏的文藝紅包
張璐詩:在漫長的經濟嚴冬面前,德國政府不忘斥資爲藝術團體「送溫暖」。這與英國的做法形成了有趣的對照。
2022年12月2日
謝默斯•希尼:把生活寫成接地氣的詩句
崔瑩:希尼被譽爲「葉芝之後最偉大的愛爾蘭詩人」,他的詩歌並不高冷晦澀,但他寫下的日常感受卻總能打動人心。
2022年11月25日
藝術品:從完成到成交有多遠?
薛莉:在獨立藝術工作者席宇看來,從成立完整作品檔案到贏得藏家的信任,藝術品的經營需要經歷多重關口。
2022年11月25日
人文學科的崇高地位是如何喪失的
加內什:政治污染了人文學科,而理工學科不受政治干擾。這使得人文學科喪失了帶來純粹思想快樂的能力。
2022年11月24日
和足球有關的日子
範庭略:足球比賽從來不會缺少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是對於每個人而言,足球也意味著相聚和交流,以及平凡卻難忘的記憶。
2022年11月20日
破壞藝術品成了潮流?
凱莉:現在似乎流行破壞藝術品,但只有當破壞藝術品能擴大而不是限制我們的集體視野時,這種行爲纔有其道理。
2022年11月18日
奢侈品牌該怎麼參與藝術展?
薛莉:奢侈品牌開始自己創造內容,自行吸引流量,藝術展正是最好的媒介。保護藝術家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是關鍵。
2022年12月1日
藝術家創造作品,畫廊創造魅力
範庭略:兩場藝術博覽會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但它們仍然展現出了藝術的魅力與能量。
2022年11月18日
巴黎攝影展走過25年:追隨影像變革的腳步
宋佩芬:在照片誕生200年後的今天,藝術家們仍在利用「復古」與「前瞻」的技術,不斷挖掘著影像的魅力。
2022年11月18日
當向日葵遭遇番茄湯
安若黃:梵高的名作遭到環保主義者的破壞式攻擊,事件雖已落幕,但說風波就此平息,顯然爲時尚早。
2022年11月18日
《龍貓》走上倫敦舞臺:種點橡子,幫它慢慢長大
張璐詩:久石讓認爲,只有小孩子能看見「龍貓」:「它提醒人們,爲了融入成人世界,大家都失去了什麼」。
2022年11月18日
傑作的博物館:藝術之城安特衛普的理想度假選擇
花了11年時間和1億歐元,但重新啓動和重新設計的皇家藝術博物館是弗拉芒藝術的一個光輝的展示平臺。
2022年11月13日
藍騎士畫廊:藝術腦、商業腦合二爲一
薛莉:創立過科技上市公司的畫廊主王薇薇說,很難用一般商業邏輯審計藝術產業,因爲經營的是人,而作品也無法用數字衡量。
2022年12月1日
我在王爾德的故居被他的媽媽圈了粉
崔瑩:在王爾德的故居,我沒有感受到一個狂妄自大、盛氣凌人的王爾德,反而被他母親特立獨行的一生所吸引。
2022年11月11日
貝南青銅的萬里歸途
爲什麼這個王國被掠奪的寶藏的數字記錄標誌着收復歷史之戰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2022年11月6日
帶你一睹東漢普頓最神祕的豪宅之一
幾個世紀以來,加德納莊園一直讓當地人著迷。現在,它的主人已經敞開了大門。
2022年11月5日
建築干預大師約翰·麥克阿斯蘭的新手筆:賓夕法尼亞車站
我喜歡把壞掉的東西修好。
2022年11月5日
對話喬志兵:藝術總會潛移默化地鼓舞你
聽這位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的創辦人談談,在充滿挑戰和張力的現實面前,「晦澀」的當代藝術爲何與我們的生活有關?
2022年11月6日
珠寶商探索數字藝術的好處
各大品牌嘗試使用最新技術,將最古老的硬奢侈品之一移植到數字世界。
2022年11月4日
新中式家居設計簡史:從小衆審美到大衆需求
鄭靜:「新中式」家居代表更爲包容的生活方式,它不排斥各種西洋式的陳設,也能收編禪意、侘寂等小衆的審美。
2022年11月4日
等待世界盃的卡達:足球未至,藝術先行
宋佩芬:國際足聯世界盃開幕在即,東道主卡達卻陷入與負面輿論的苦戰。文化和藝術能否成爲緩和爭議的調和劑?
2022年11月4日
人工智慧創作藝術的黃金時代來了,你坐穩了嗎?
可以用幾個字創造出幾乎任何影像的軟體,將如何改變人類的創造力。
2022年10月29日
一朵「狂花」的夢想與emo
非非馬:掀開「搖滾」和「個性」的皮囊,主人公彭萊和「人羣中的大多數」之間的共性,纔是她真實的人生主旋律。
2022年10月28日
一個廣告人的「鬼故事」
崔瑩:今年的布克獎得主卡魯納蒂拉卡,本職是一位廣告撰稿人,他堅持在凌晨寫作,最終完成了一部驚悚尖刻、直擊黑暗的傑作。
2022年10月28日
對話瑞典學院負責人,談談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趨勢
張璐詩:「見證文學」正在成爲諾貝爾文學獎聚焦的關鍵詞,如何理解這一文學分類?它又和諾獎的評獎趨勢有何聯繫?
2022年10月28日
TikTok將推出單獨的遊戲頻道
平臺主頁上的遊戲專用標籤是該公司在短影片之外的首次冒險。
2022年10月27日
一部冷門電影在中國的成功和隱匿
低成本文藝片《隱入塵煙》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登上了中國票房榜之首?又爲何從電影院消失?
2022年10月26日
媒體職業:爲什麼技能仍然重要
電影和電視行業正在成長,並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但擁有合適專業知識和培訓的人仍然短缺。
2022年10月23日
熱門文章
1.
推出ChatGPT的OpenAI股權投資協議設計的獨特性
2.
中國抨擊美國擊落中國氣球,稱美國「嚴重違反國際慣例」
3.
展望2023:美國經濟會如何?
4.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氣球事件導致拜登將很難緩和中美關係
5.
中國告別高成長的兩個深層因素
6.
經濟放緩憂慮漸退 投資者湧入市場
7.
62歲退休,法國人錯了嗎?
8.
近半個世紀的交往:中美依然彼此陌生
9.
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將與以往不同
10.
烏克蘭將更換國防部長